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隆武:朱与孙,共天下?> 第135章 江河万古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5章 江河万古流(1 / 2)

旬月之间,雪花般的急报送至了满清的最高统治者,摄政王多尔衮案牍之前,这些急报都是事关南方战情的要件。

这次伪明的长沙小朝廷派遣二十万大军攻东南,着实让多尔衮意外,在他的固有观念里,明军将领都是暗弱无能的尼堪,却没想到在明朝灭亡后的第三年(多尔衮和清廷并不承认崇祯帝以后的南明诸帝为明朝正统),居然还有敢于逆流而上,主动出击清军的明将,让多尔衮对伪明这位所谓的楚国公孙稷侠,生起了不小的兴趣。

早在半年前,湖北林天擎就将伪明长沙小朝廷的很多情报送到过多尔衮的案前,其中就有这位楚国公的档牍,那时候他还只是个提督,手底下管着几千没上过战场的兵马,这点兵马还不够满洲八旗塞牙缝。可是半年之后,再听到孙稷侠这个名字之时,他已经拥兵十多万,成为了南方那个隆武朝廷的擎天柱石。

多尔衮为人素来高傲,他和绝大多数满洲贵族一样,根本看不起汉人。在大清崛起的路上,他见证了太多明朝名臣大将的倒下,上百万的明军都被满洲八旗打败了,孙稷侠的这十多万兵马根本不被他放在眼里,让他担心的是孙稷侠这个人。

历朝历代有很多璀璨夺目的名将,一开始都是寂籍无名之辈,多尔衮担心孙稷侠也如此一样,成为大清的心腹之患。

在湖北送来的很多有关孙稷侠的情报里,让多尔衮看到了他身上的发光点,勇毅而又善于治军,最重要的是他懂得如何收买人心,往往这样的人,不是大成就是大败。

另外东南局势的恶化,也让多尔衮忧患不已。想到这里,他就想一刀枭了刘良佐那厮的首级,擅启边衅,而且还打了败仗,真是个废物。

牵一发而动全身,凤庐绿营在江西打了败仗,又导致了江北丢城失地,使得明军直接威胁南京。

东南富裕,从前明以来,便是中央朝廷的赋税重地,南京更是明朝的陪都之一,明太祖的孝陵也在此处,其经济政治地位超然。明军若是收复南京,那明朝便有死灰复燃之危险,事关他统一中国的大业,这是多尔衮绝对不允许发生的事情。

经过反复思量后,多尔衮最终决定选派能臣前往南京,稳住东南局势,并从北京调集大军,以雷霆之势予以镇压。

清顺治三年五月,满清摄政王多尔衮以洪承畴为江南总督,招抚江南各省地方;另命豫亲王多铎再次挂帅南征,由于杭州还有征南大将军博洛的五万大军,正在钱塘江沿岸与鲁藩朱以海的绍兴小朝廷隔江对峙,多尔衮考虑到清军的后勤补给压力,这次只给了多铎五万兵马。其中满洲镶白旗、正蓝旗各五千人马,蒙八旗一万人,汉军旗孔有德部三万人,都是去岁南征弘光朝廷的主力,对东南水土环境有一定适应。

算上江苏的李成栋部绿营三万人马,清军在整个东南地区的兵力将超过十三万人,明清双方三十余万兵马鏖战大江南北。

天下大势发于东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