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的东西,无须王宇去多想,现在他只想喝着美酒,吃着烤肉,尽情的享受众人的欢呼,然后好好的找个地方睡上一觉。
朱瞻基作为太孙,天下将来都是他的,老爷子自然只是赏赐了他一些财货,但对他这好圣孙也是越发认可了。
王宇作为此次青巴山守卫的主将,自然少不了封赏,拿到了他老子的曾经的爵位,靖安侯。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惟国家之兴,首重武备。今有忠诚勇猛,智勇双全之臣王宇,生于勋贵之家,长于武学,天赋异禀,娴于兵法。自幼习武,弓马娴熟,更兼智谋过人,策略出众....
今于平定北方草原瓦剌马哈木之乱中,王宇以....
朕念汝之忠勇,特此进封为靖安侯,加禄五百石,以彰其功。
望尔须持忠心,坚守本心,为我大明再立新功。
靖安侯应深识朕意,谦逊有加,时刻戒惧,不负朕望。
此诏,咸使四海闻之。
钦此!
”
19岁因军功封侯,除了17岁封侯的霍去病,现在就数得着王宇了。
因为大明官场有自己的潜规则,不管你再大的功劳,也要一级一级升。
所以王宇死守青巴山三日,身先士卒,顶多升了个侯爵而已,连个世券都没有,他能传给儿子的还是个靖安伯。
不过老爷子还是补偿了他,发了道明旨昭告天下,为王宇扬名。
王宇受了诏书之后,去找叙功的文官,问了一下将士抚恤之事,做足了关心士卒的样子,以后不愁手下的人不卖命。
不要说王宇现实,好歹他不克扣士卒粮饷和抚恤,即使是作秀收买人心,士卒家里人好歹也得了实惠不是。
提前两个月结束了这次北征与瓦剌的大战,营中的粮草甚至还有剩余,借着缴获瓦剌的酒肉,老爷子大手一挥。
“全军庆功!明日朕要再在忽兰忽失温检阅三军!”
翌日
忽兰忽失温广阔的草原上,十万明军旌旗蔽空,长枪如林,聚成一个中军、左军、右军三个大阵,依次排开。
朱瞻基和王宇被老爷子传召,令他们全甲而来,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被赶到一边,有些羡慕的看着二人。
“待会你们两个年轻人,便跟在朕身后,随朕检阅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