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继续提示说: 很好。共同点之一是,英国文学中的诗歌也有音乐性和象征性,它们也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和意象来表达诗人或歌者的情感和思想。
李星宇: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英国文学中的十四行诗(sonnet),由十四行组成的短篇抒情诗,它有不同的韵律和结构,如莎士比亚式(Shakespearean),彼特拉克式(Petrarchan),斯宾塞式(Spenserian)等,充满了对于爱情、友谊、美感、信仰等方面的感悟和赞美。十四行诗与《诗经》中的风和雅有相似之处,它们都是个人或集体的情感写照,它们都有音乐性和象征性。
麒麟:共同点之二是,英国文学中的诗歌也反映了各自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它们也表达了人类对于自然、社会、道德等方面的认识和态度。
李星宇:英国文学中讽刺(irony)的修辞,用反语、夸张、对比等手法来暗示或揭露事物的真相或矛盾。讽刺与《诗经》中的颂有相似之处,它们都是政治或宗教的言论写照,它们都有思想性和批判性。比如说《坎特伯雷故事集》中用各种角色和故事来讽刺中世纪英国社会的各种弊端,《失乐园》中用撒旦和亚当夏娃之间的对话来讽刺人类从天堂到地狱的堕落,《九月一日,一九三九》中用历史和现实之间的对比来讽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欧洲社会的危机。
麒麟:差异点之一是,英国文学中的诗歌有不同的语言和文化特色,它们与《诗经》在语言和文化上有所区别。
李星宇:英国文学中的诗歌与汉语这种汉藏语系的语言有很大的不同。英语是一种重音语言,它主要依靠重音来形成韵律和节奏。汉语是一种声调语言,它主要依靠声调来形成音乐性和意义。英国文学中的诗歌主要反映了英国人民对于基督教、王权、自由等方面的观念和追求。《诗经》主要反映了周代人民对于天命、礼仪、忠孝、仁义等方面的观念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