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周围的情感光影愈发狂暴。愤怒的火焰呼啸着扑来,悲伤的河流掀起汹涌波涛,喜悦的花朵变得无比尖锐,而他们躲避电流攻击的身形也越发狼狈。
鲁晨低声对李星宇说道:“他们似乎想从我们的神经反应里找情感结晶的线索。”
巨大的屏幕上,鲁晨和李星宇的身体数据、神经传导路径以复杂的线条和数字呈现在监测屏幕上:
“实验体鲁晨、李星宇,进入虚拟情感场景,时间:荒原标准时 10:00,地点:荒原核心实验区 7 号虚拟舱。”
当愤怒的火焰灼烧而来,他们的神经反应数据瞬间飙升,荒原人员迅速记录:“10:03,面对愤怒场景刺激,鲁晨神经活跃度提升 35%,李星宇提升 28%,主要神经传导集中在大脑额叶与杏仁核区域,初步判断为情绪应激反应。”
悲伤的河流漫至脚下,鲁晨微微皱眉,眼中浮现一抹沉痛,李星宇的眼眶不自觉泛红。科研人员紧盯数据:“10:10,遭遇悲伤情境,鲁晨神经递质分泌出现血清素降低、多巴胺波动异常,李星宇脑电波频率下降,幅度达 8Hz,此为典型悲伤神经特征。”
喜悦的花朵化为利刃飞舞,鲁晨侧身躲避,脸上却闪过一丝不屑,李星宇则是灵活跳跃,表情紧张。记录员快速敲打着键盘:“10:15,喜悦扭曲场景下,鲁晨交感神经兴奋度低于预期,副交感神经有短暂抑制,李星宇神经肽分泌失衡,表明两人对虚假喜悦有抗拒反应。”
“10:20,在混合情感危机下,实验体出现相互保护行为,神经关联反应复杂,涉及情感共鸣与理性决策神经区域协同作用,与单纯情感刺激反应不同,需进一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