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战役结束后,协约国军队开启了新的征程。
...
十几天里,弗朗哥率领的黑海集团军与土鸡陆军配合,重创苏军45集团军,将其围在山上,切断了一切交通路线。
第6装甲军在罗马15步兵军、两个山地师的配合下,沿第比利斯向阿塞拜疆进军,与汉斯国在亚美尼亚会师,围歼苏军一个步兵军。
防御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的苏军44集团军仅剩下两个步兵军和26机械化军。从作战人数来讲,苏军44集团军在前期与汉斯军作战中损失两万多人,真正的作战人员仅有不到一个军的兵力。
从土鸡国高原和波斯高原飞来的战斗机,将会大大助力协约国陆军击溃苏军44集团军。在库班河一带的苏军46集团军在司令员丘列涅夫的命令下,向南驰援,一定要保住巴库油田。
丘列涅夫手里的兵力不多了,52集团军要盯着顿河,47集团军要防御黑海沿岸。丘列涅夫向统帅部请求更多的武器,他至少还要组建三个集团军,才能挡住协约国在高加索方面的进攻。
只是,他的电报发出去,一直没有回复。
此时,苏军统帅部正在思考协约国的下一步进攻方向。
克宫。
基府失陷、塞瓦斯托波尔被围、高加索战局不利,每一件事,都让斯塔林十分头疼。明明不缺武器,明明冬天才结束,可苏盟已经失去了近6000万人口,失去了乌兰产粮区,失去了基府、哈尔科夫、布良斯克等工业区。
这些工业区可以提供1000多万吨钢材,相当于苏盟钢产量的三分之一多。尽管苏盟家大业大,可协约国的脚步并未停止,他们的重兵集团正在准备,发起第三阶段攻击。
如参谋长沙波什尼科夫所说,基府失陷,并未给协约国军队造成很大的损失。如此一来,协约国便能腾出六七十万人,加入到其他战场,有可能是斯摩棱斯克,有可能是斯大林格勒方向,也有可能是列宁格勒。
在失去三分之一人口的情况下,苏军的动员能力也下降,面对协约国的重兵,斯塔林和统帅部要更加谨慎。
“高加索地区还是要支援的,伏尔加河还在,武器就不能断。至于援兵问题,让丘列涅夫自己想办法。高加索地区人口基数大,兵员还是很充足的。”
连续的扩军和损失,苏盟的武器快要坚持不住了。一直没有回复丘列涅夫,是统帅部优先考虑重要战略方向。
“明白,斯塔林同志。”沙波什尼科夫叫来助手,让助手去安排。
然而,进来的助手神情凝重,将一份电报递给沙波什尼科夫。沙波什尼科夫简单扫一眼,将电报呈递给斯塔林。
“斯塔林同志,协约国向斯大林格勒进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