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星河映蝉鸣,清风徐来梦轻启。
秋叶纷飞染金黄,岁月如歌人易老;
冬雪皑皑覆青瓦,静待春来又一朝。”
四句诗,如同四季更迭的画卷,在众人眼前徐徐展开。每一句都精准地捕捉到了季节的精髓,又巧妙地融入了人生的哲理,让人听之忘俗,回味无穷。
三位大儒听后,相视而笑,眼中满是赞许。他们知道,这一刻,许小安不仅征服了诗歌,更征服了他们的心。而云隐村的村民们,也在这首诗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共鸣,仿佛看到了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被赋予了诗意的光芒。
在那悠长的午后,阳光透过雕花木窗,洒在古朴的案几上,一行行墨香四溢的诗句仿佛拥有了生命,跃然纸上。“好诗啊!”李慕白的声音如同惊雷划破静谧,他猛地一拍桌案,那“啪”的一声,不仅震落了案头的尘埃,也激起了在场众人心中的波澜。他的眼中闪烁着孩童发现宝藏般的惊喜,又夹杂着对即将在学院内掀起波澜的期待,仿佛已预见学子们争相传诵此诗的盛况。张慎则是一脸淡然中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得意,他的目光温柔地落在许小安身上,那眼神中既有伯乐识马的欣慰,又似乎在无声宣告:看,这就是我悉心栽培的佳作。他心中暗想:“这小子,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文字虽简,意蕴深远。‘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陈泰缓缓吟诵,每一个字都像是被精心雕琢的玉石,落入心湖,激起层层涟漪。他闭上眼,仿佛穿越回了那段与张慎并肩奋斗的青葱岁月,书声琅琅,灯火阑珊,是他们共同的记忆。张慎闻言,嘴角勾起一抹苦笑,思绪飘回了那段清贫却充实的时光。“是啊,那时候,两个馒头就是一天的口粮,夜深人静时,肚子饿得咕咕叫,却只能借着微弱的烛光,继续啃食着书页上的智慧。”他的话语里,既有对过往艰辛的感慨,也有对那段纯粹求学时光的怀念。这时,李慕白不失时机地插科打诨:“说起来,你那三天两头‘借’我鸡卵的日子,我可是记忆犹新啊!”言语间,既有老友间的调侃,也藏着几分对那段共同奋斗岁月的怀念。张慎佯装不悦,反驳道:“读书人之间,何来偷窃之说?那不过是应急之需,况且,我后来不都一一归还了吗?”两人相视一笑,那份默契与情谊,在嬉笑怒骂中更显深厚。正当气氛渐入佳境,陈泰适时地将话题拉回正轨:“辞旧啊,春闱之后,无论结果如何,你都将踏上仕途。对未来,你可有打算?”这一问,如同春风拂过湖面,让原本轻松的氛围多了几分凝重。张慎与李慕白立刻收敛了笑容,开始为许辞旧的未来出谋划策。陈泰见状,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说:“依我看,先留京历练,再外放历练,乃是仕途的正道。我虽不在朝为官,但在大奉官场尚有几分薄面,为你谋个留京的差事,倒也不难。”
张慎闻言,喜上眉梢,连忙催促许辞旧:“辞旧,还不快谢过陈兄的提携之恩!”而陈泰则摆手笑道:“不必言谢,若真要报答,我倒真有个小小的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