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军事方面,袁谭遭遇了新的难题。由于他对军队的大力整顿和扩充,导致军事开支急剧增加,财政压力骤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袁谭不得不重新审视青州的税收体系和财政预算。他在诸葛亮派来的谋士的协助下,对青州的土地、商业等领域进行了详细的清查和评估,制定了更加合理公平的税收政策,既保证了军队建设的资金需求,又避免了过度征税对百姓和商业造成的负担。同时,袁谭还鼓励军队开展屯田活动,自给自足一部分粮食和物资,减轻财政压力的同时,也增强了军队的稳定性和战斗力。
江东之地,周瑜的外交行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引发了内部的一些争议。一些江东的旧臣认为,周瑜过于注重外交扩张,忽视了本土的发展和防御,担心与交州、乌桓等势力的合作会给江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风险,比如可能会引发曹操更加猛烈的报复,或者在合作过程中被对方利用,损害江东的利益。
周瑜面对内部的质疑,决定召开一场江东的军事和政治高层会议,详细阐述他的外交战略意图。他指出,江东虽然地势险要,但仅凭自身的力量难以在这场乱世中长久立足,必须通过外交手段寻找更多的盟友,形成强大的战略包围圈,才能有效地对抗曹操的威胁。同时,周瑜也强调了在外交合作中会保持高度的警惕和谨慎,确保江东的核心利益不受损害。为了安抚人心,周瑜还提出了一系列加强本土防御和发展的计划,包括在沿江地区修筑更多的防御工事,加强水军的巡逻和戒备;加大对农业和手工业的扶持力度,提高江东的物资储备和经济实力;培养更多的本土军事人才,提升军队的整体素质和忠诚度。
在外部,曹操对联盟的压力并未减轻。他在控制贸易通道对联盟实施经济封锁的同时,还在军事上频繁调动军队,进行军事演习,对联盟进行军事威慑。曹操的军队在边境地区耀武扬威,展示他们的新型武器装备,试图给联盟造成心理压力,迫使其犯错。
联盟方面自然不会坐以待毙。诸葛亮、庞统和周瑜等人再次联合起来,共同商议应对之策。他们一方面加强情报收集工作,派遣更多的间谍深入曹操势力范围,刺探其军事部署、经济状况和政治动态,以便能够及时掌握曹操的一举一动,做出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另一方面,联盟开始积极筹备一场大规模的军事反击行动,旨在打破曹操的军事威慑,缓解外部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