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好景不长。在李清照婚后的第二年,父亲李格非被列入"元佑党"在党争中受累,被逐出京城。公公赵挺之因不属旧党,升任尚书。李清照请求公公救父,但朝廷之规"宗室不得与元佑奸党子孙为婚姻"及党争之恶,赵家无可奈何。李清照只好离京随同父亲回济南生活。
哪知世事变幻,让人目不暇接。李清照随父返回故里的第二年,朝廷解除"党禁",大赦天下,父亲李格非返京受差,李清照得以回汴京同赵明诚团聚。
谁知不过一年光景,蔡京复相,打压公公赵挺之,旋及罢官,不久病逝。赵家即被逐放。24岁的李清照随丈夫赵明诚暂居青州"归来堂",自号"易安居士",开启乡下生活。
夫妻二人在乡下生活了将近二十年,度过了一段安宁的和美岁月。
(三)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在26岁时,去京城看望父亲。《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就是这个时期李清照根京都汴京的繁荣有感而发即兴创作的名篇: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首小令很雅致地写出自己在风雨很大的昨夜饮酒太多,以致一夜浓睡,第二天醒来不忍看海棠花谢,试着问侍女窗外是不是落花满地,哪知粗心的丫头却回答:海棠依旧。于是自言自语,你知道不知道,园中的海棠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稀少才对呀。
这首小令一问世,即深受人们喜欢,广为传颂至今,誉为惜花伤春的不朽之作。
(四)第二次婚姻
李清照44岁时,北宋发生了"靖康之变",康王赵构南逃应天府,于公元1127年称帝宋高宗,于是,南宋时代开启。
这一年,也成了李清照转折之年。
这年的3月,赵明诚的母亲在江宁病逝。赵明诚赶往江宁奔丧。当年8月在旨令知任湖州的途中染病而卒,时年47岁。
李清照为之悲怮,写祭文安葬赵明诚后,根据遗愿前往于1132年到杭州。
不幸的是,李清照在去往杭州的路途中,由于战乱,历经5年颠沛流离的生活,终于在1132年到杭州后,所携带的藏品(丈夫遗物)多散失殆尽,失去了经济来源,陷入困境。
无奈之下,李清照只好在48岁再嫁任职右承奉郎的张汝舟。哪知此人不过是觊觎李清照的藏品,婚后发现李清照并没有多少财物,遂恶语相向,百般折磨李清照。
李清照识人不察,早已懊悔,又发现张汝舟骗官之劣迹,遂不惧当时南宋的朝规:妻告夫坐牢3年,毅然报官。在亲友们的营救下,李清照被关押9天后获释,并获准离婚,张汝舟被革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