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斗百草"习俗,盖因端午节在五月初五,五月在过去属恶月、毒月,须采集百草来解厄,以渡过难关,故在民间约定成俗,成为孩童们喜好的一大活动。
在《红楼梦》六十二回"憨湘云醉眼芍药茵,呆香菱情解石榴裙"里,主要写了香菱、芳官、蕊官等四、五人采百草"武斗"情形:
大家采了些花草来兜着,坐在花丛堆中斗草。这一个说"我有观音柳",那一个说"我有罗汉松";那一个又说"我有君子竹",这一个又说"我有美人蕉";这个又说"我有星星翠",那个又说"我有月月红"……。
字里行间,满满的透着香菱等人在端午节斗草玩耍的快乐与幸福。
由此可见:人呀,快乐与幸福有时候就这么简单,能无忧无虑参加一项触手可及的活动,就已满满的知足。
此外,荡秋节、扒龙舟、放纸鸢、佩香囊等习俗,也是端午期间老少皆宜的群体性活动。
不过,曹公没有在端午节明确提及这些习俗,只在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死金丹独艳理亲丧"里扼要写了尤氏带人"荡秋节"的情节:
平儿在榆荫堂摆了几座新酒佳肴"还席"时,尤氏带了贾珍的两个侍妾佩凤偕鸾来游玩。
这佩凤偕鸾原本是"青年娇憨女子",不常来榆荫堂,便去"荡秋千"。厮混在女子中的贾宝玉当即道:"你两个上去,让我送。"慌得佩凤忙说:"罢了,别替我们闹乱子,倒是叫野驴子来送送使得。"……
这一情节,凸现了公子哥贾宝玉视"女人是水做的"的真性情,他倒没有太多的等级观念,在意的只是嘻戏玩乐。而佩凤偕鸾,身份低下,自然不敢劳贾府捧在手心上的主人贾宝玉大驾,即便是过节参加活动,也深觉卑微,害怕配不上,何况还受"男女授受不亲"的封建思想影响?
不难看出,贾府的侍妾地位其实很低,受束缚得多,还比不上鸳鸯、袭人、平儿等上等丫环,毕竟她们是贾府主子的贴身奴婢,有耀眼的金字招牌,便要从容些。
二、重点详写元春省亲后赏赐端午节礼
《红楼梦》在第二十八回"蒋玉菡情赠薄香罗,薛宝钗羞笼红麝串"中,很详细地描写了"元春省亲后回宫赏赐娘家人端午节礼"这一场景,通过袭人之口娓娓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