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历史:老祖宗被二创创疯了> 第71章 秦朝灭亡真相(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1章 秦朝灭亡真相(五)(1 / 2)

【第二,如果说献公给秦国牌战车踩了一脚油门,那么商鞅就是干脆把脚焊死在油门上,让秦国开启了不可回头的狂飙之路,此前天下1.0版本是以血缘为主要纽带,那么搞多重标准,任人唯亲简直不要太合理】

【在孔子和早期儒家意识形态中这正是礼的表现,是人间伦理之根本,孔子生于齐鲁大地,那是天下1.0版本的第一批获益者,在他心中,周公设计的制度当然如精神家园般美好,如果出了问题那一定是执行的人有毛病,所以,他要呼唤人们心中缺乏的仁的力量】

〈这观点挺新奇〉

〈孔子真的是这么认为的吗〉

〈不知道〉

孔子晚年时期

孔子与弟子们坐在院中,天幕上传出对孔子的另一层猜测与评价。

周围的弟子们听到这话后,都感到十分不满和委屈,纷纷站出来为老师辩解道:“夫子一生兢兢业业,四处游历讲学,传播大道,所做一切都是为了天下苍生啊!天幕能如此轻易地否定夫子呢?”

然而,此时的孔子却沉默不语,只是默默地低着头,陷入了对自己一生经历的回忆之中。他想起了自己曾经带着门徒们周游列国的日子,那时候他们历经千辛万苦,风餐露宿,只为了寻找一个能够推行仁政、让百姓安居乐业的明君。

孔子一直坚信,只要君主具备贤德和仁爱之心,那么国家就能安定繁荣,百姓也自然不会再遭受苦难。可是,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他渐渐明白,单纯依靠君主的个人品德来治理国家,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有时候,过于追求贤德和仁爱,反而可能导致国家无法抵御外部的侵略和威胁。

在这一刻,孔子意识到自己过去的想法或许存在一些局限性。他开始反思,是否应该更全面地考虑治国之道,不仅仅局限于道德层面,还需要注重实际的政治策略和手段。毕竟,一个国家要想长治久安,除了有贤明的君主外,还需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制度体系,以及强大的军事力量来保障其安全。

而且,他无法辩驳自身所遵循推行的仁的思想,确是由周礼发展延伸而来。

周礼注重礼节,但更讲究尊卑秩序,这种等级观念根深蒂固、难以撼动。然而,尊贵之人未必具备高尚的品德和才能,而卑微之徒就算贤能却注定只能处于社会底层。这无疑成为了周礼的一个缺陷。

假设,如果一个国家里位高权重者多为狡黠奸诈之流,而那些真正有德有才的贫贱之人却因身份低微受到压制,无法施展才华,那么这样的国家又能够维系多久呢?

这样的国家还能坚持多久呢?

想到这里,孔子不禁感叹道:“吾之所见,尚有不足之处啊!”

【但对于最晚跟进天下1.0版本的秦人来说,曾经的礼,只让他们获得了一个头衔,并付出几十代人的鲜血,至于仁?笑死,他们的祖先在跟犬戎,晋国,魏国喋血鏖兵时,谁曾讲过仁?他们是靠道德走到今天的吗?不是!在秦人眼中,战车的车辙里没有道德,但弓弩的射程可以奠定新的秩序,所以人心的冷暖不可靠,外部的规矩才是硬道理。只有在这样的国家,在这样的历史经验中,商鞅所设计推广的所有法条、律令制度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