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如此下去,我大乾朝的学风必将被带偏,祖宗的学问传承堪忧啊!” 另一位老者痛心疾首地附和着,眼中泪光闪烁,仿佛已经看到了大乾朝文化的末日。
在这一片愤怒的声讨声中,他们迅速达成了共识 —— 必须除掉王柏这个 “乱臣贼子”,以扞卫他们的地位与尊严。于是,以翰林院掌院学士为首,联合一众老学究,奋笔疾书,洋洋洒洒写下了一封弹劾奏章。奏章之上,言辞犀利如刀,污蔑之词层出不穷:离经叛道、扰乱学风、蛊惑人心…… 每一个字都浸透着他们的恨意与恐惧,欲将王柏彻底打入万劫不复之地,要求皇帝严惩不贷,还大乾朝学术界一片 “净土”。
朝堂之上,气氛瞬间变得凝重如霜。皇帝高坐于龙椅之上,身着明黄色的龙袍,头戴冕旒,十二旒珠玉在微光中闪烁,遮挡住了他部分面容,让人看不清他此刻的表情。但那威严的气场,却如同实质化一般,弥漫在整个大殿之中。
翰林院掌院学士迈着沉重的步伐,率先走出朝臣队列,他双手捧着弹劾奏章,跪地叩首,动作庄重而决绝。“陛下,臣等冒死进谏。” 他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却因激动而微微颤抖,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近日京城学风大乱,皆因王柏所印之书。此等书籍,内容低俗不堪,全然违背圣人之道,将我等多年苦心孤诣营造之学术氛围破坏殆尽。学子们受其蛊惑,不务正业,纷纷沉迷其中,若不加以制止,恐我大乾朝文化根基动摇,江山社稷危矣。望陛下明察秋毫,严惩王柏,以正视听,保我朝学术昌盛,国运昌隆。” 言罢,他重重地叩首,额头与地面碰撞,发出沉闷的声响,久久回荡。
一时间,附和之声此起彼伏,朝堂上的大臣们或真心出于对传统学术的坚守,或迫于形势、受保守派势力的裹挟,纷纷表态支持弹劾。整个朝堂仿佛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漩涡,将所有人卷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之中,而王柏,无疑成了风暴的中心,众矢之的。
皇帝并未立刻表态,他微微眯起双眸,透过冕旒的缝隙,目光深邃地扫视着台下的群臣。他的心中犹如打翻了五味瓶,各种滋味杂陈。一方面,他深知传统学问对于大乾朝的重要性,那是维系国家统治、培养忠君之士的精神纽带,承载着祖宗的智慧与荣耀;可另一方面,王柏带来的这些实用书籍,他也有所耳闻,其中蕴含的知识对于民生改善、国家发展确有不可忽视的助力。况且,王柏此前在朝堂上的诸多建言献策,也展现出非凡的才华与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