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大家的热情,李阳丝毫不吝啬自己的见解。他微笑着一一解答,滔滔不绝地讲述起国产碳纤维的独特工艺:
"目前我们生产的T800级碳纤维,抗拉强度可达7GPa,弹性模量高达300GPa,各项性能指标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更重要的是,我们在原丝制备、表面改性等方面都有自己的专利技术,成本更低,性价比更高,完全有能力同国外产品一较高下!"
听了李阳的讲解,在场众人无不肃然起敬。
"真是厉害!国产碳纤维竟然这么先进!"
"李工程师太谦虚了,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实现这样的突破,绝对是惊世之举啊!"
赞美之词纷至沓来,李阳也不禁红了脸。
就在这时,一直若有所思的航空部赵部长开口了。
"小李啊,你这碳纤维,可给我们航空航天事业带来了福音啊!依我看,得赶紧安排生产,尽快应用到飞机、火箭上去!"
一席话,道出了在场所有人的心声。
"没错!有了咱们自己的碳纤维,飞机的机翼、机身可以减重不少,飞行性能必将大幅提升!"
"火箭的壳体、燃料箱要是换成碳纤维,那运载能力还不得突飞猛进?"
想到这里,专家们个个都像打了鸡血一样,恨不得马上把碳纤维用到装备上去。
赵部长更是按捺不住,直接拍板决定:
"就这么定了!从今天起,咱航空部的碳纤维配额,必须是最大的!军工厂那边,也要第一时间对接,尽快把碳纤维用到实处!"
此言一出,专家们更加亢奋。
"赵部长英明!我们飞机设计所,申请100吨!"
"火箭研究院也不能落后,必须争取200吨!"
大伙你争我抢,恨不得把李阳的碳纤维库存一扫而空。
看着专家们热火朝天的样子,李阳不禁莞尔。
"各位同志,你们的热情我理解,但国产碳纤维毕竟还是新生事物,咱们得一步一个脚印来。"
他环视一周,语重心长地说:
"这样吧,第一批碳纤维,就按照各单位的需求分配。但数量嘛,只能先满足最紧迫的需求。毕竟产能有限,大家都要厉行节约。"
赵部长闻言,也不禁沉吟。
"小李说得对,新事物不可操之过急。这样,飞机设计所50吨,火箭研究院80吨,其他单位酌情安排。一定要用在刀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