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建华吃过早饭就去大哥郁建国家把双亲接过来。
没错,郁有树两口子身强体壮,挑着百来斤的水桶还能爬坡上坎的人,每个月初一却要两个儿子亲自接。
以此来彰显,他们两个儿子分了家,却依然相处得很好,还特别的孝顺。
本来他们到郁建华家就只带几件衣服,却用一个硕大的背篓装着,让郁建华背在身上。
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从郁建国家带了多少东西到郁建华家呢。
且不说这些虚头巴脑的表面功夫,如他们这样,才六十出头,就两个儿子家轮流住的老人,真是放眼整个小河村,甚至邻近几个村庄,都是绝无仅有的一份。
一般来说,农村的兄弟分家,老房子宽敞的 就直接分老房子。
老房子窄小住不下的,父母在就父母留住,儿子们带着各自的家庭自立门户。
若是父母不在了,或者父母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则由几兄弟抓阄,谁抓到老房子就留下来,没抓到的自己出去想办法。
无论哪种分法,没分家之前存在父母那里的钱,不说全部,至少要拿出一部分来分的。
但当初郁家分家的时候,老房子狭小破旧,钱都被郑瑞琴抓在手里,两个老的又才五十来岁,正是壮年。
他们偏不按老规矩来分,直接以郁建华一家更穷为由,把老房子分给他们。
钱却全给大房。
也是在那个时候定下来,他们两老从此两个儿子家轮住。
这种分法,说实话,郁从心真的不理解爸妈怎么会接受。
直到上辈子,郁建华瘫痪好转,能说话的时候才告诉郁从心。
原来,分家之前,郁家的钱一直都是郑瑞琴在管。
在郁建华的眼里,郑瑞琴总是身体不好,三天两头就称病,动不动就要去找医生拿药。
所以分家的时候,两个老人说家里存的钱看病等零零散散花掉了很多,剩下的并没有多少。
把老房子分给他们,郁建国一家拿钱,实际上还是郁建华占了实惠。
那时候郁建华虽然感觉有些不对劲,因为父母给出的数目和他预估的相差实在太大了,但却没有证据。
加上刚好那时候李秋红大病一场,他们便没心思在这件事上纠缠。
只是后来,郁建国家第二年就修好了宽敞的楼房,郁建华才回过味儿来,他约摸真的是被自己的亲爹老娘给坑了。
但他去问,大哥一家统一说钱是跟大嫂娘家借的,未来十年都要节衣缩食还债。
并称他们是因为生了两个儿子将来要娶媳妇,才不得不把房子修这么大。
不仅矢口否认钱是父母资助的,还再一次暗戳戳讽刺他没有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