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继续拉三车菌脚菌种,铺八个大棚捂塑料膜,铺到正月出去接上二月十天,四十天时间,三百亩平菇大棚里都铺了菌脚,隔一天有八个大棚出菇,时间错开,给兰城和西京供货。
四个月时间里,这茬平菇产业每家每户有两万元收入。
种平菇的大棚,秦川自己有二十个。
外面的什么人来大坪村,想种一亩平菇了分给他种,机动起来相对自由。
先分给海子一亩种平菇。
秦川教他铺菌脚料,很简单的劳动,地上密密扎扎铺过去一层,点播菌种,拧开喷灌二十分钟。
京都海子满脸好奇。
“川子,平菇是这么种出来的吗?”
“你以为是怎么种出来的?”
海子手上比划:“我以为是在阴凉的房子里种的,或者在地下室,这种蔬菜不见阳光呐!”
秦川直一下腰,看在他身上,自己也感叹大棚里从二月天开始种平菇。
“你说的没错,京都那边的种植户就是在房子里种的,但房子里要生炉子,有些麻烦,我们这个大棚用稻草帘遮住白天的阳光,也是可以长出好菇,五月天热了,菇收完,菌脚埋在土里,翻耕一下,上猪粪牛粪,长出来的辣椒是最好的辣椒,拉往北疆、西京、京都,运三天三夜不变质,卖最好价。”
海子听明白了一个意思,种这一茬平菇,是为了五月以后种更好的青椒。
腊月里,秦川答应了海子,给他一亩地种蔬菜,一亩地种粮食,一亩地种西瓜。
他辞掉京都的教书工作,来大坪种菜。
心里想的这个意思,秦川还没跟海子说。
他当政法大学老师是个错误,马上开学了,秦川想直接了当说,来大坪种菜种粮食种瓜。
种蔬菜的土地就是一个大棚。
“海子,很辛苦的,每天拉草帘洒水就是吃力活,能坚持下来?”
“川子,我试试看。”
“你以后叫我川哥,我三叔我春叔叫我川子,这是小辈的叫法。”
“你不一定比我大吧?”
“同年同月同日生啊,我早一个小时也是比你早,你就叫我川哥。”
海子笑的像一个小孩:“好,我叫你川哥。”
他帮秦川装瓜籽包装,领了三百块钱,一分不少都寄回家里了。
他想看明白菌脚里是什么材料,撕开口子抓出来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