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小说>1983:寒门破窑娶懵懂知青> 第1421章 杏仁露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21章 杏仁露(2 / 2)

张春一顿骂以后,怕效果不明显,挨家挨户动员,骡子套上跐辘,松一下地膜之间的白垅,很快的嘛,一家二十亩,两天就干完了。

有部分家户不想干这项活,张春一个一个记着,等着瞧,有他们好受的。

秦川顾不得张春在村里折腾,高崖塬上的大蒜要收起来了。

高支书带着他们一个社的三十辆三轮车,拉满一车兜到集散地交第一批货。

“秦老板,你瞧瞧这大蒜,市场上就没这么好的大蒜。”

秦川给种植户最好的地头价,一斤四毛。

京都王总天天打电话催,说早点挖也行,不在乎早三天四天。

秦川答复他,七月二十号正式给他发第一批货,先发过去十万斤,看看销量和价格。

王总给五毛五一斤。

收回来再发出去的这个过程,有水分流失折损,景宁县相关部门,你就不能计较发货价超过了地头的百分之三十。

超两分三分,你要揪着说事未免太过分了。

高崖人发完蒜薹缓了八天。

这八天时间,他们给地膜之间的白垅松了一下土透气,二十号开始挖蒜。

大坪村五孔窑洞里的蒜薹刚好腾掉。

挖出来的大蒜在打麦场上晒了三天,再装进五孔大窑里,五孔大窑能装三百万斤。

地头价给农户四毛钱,一亩地的产量在两千到两千斤之间,秦老板赚一毛五分,京都王总赚两毛,市场上的大蒜在八月份零卖超过了一块。

收大蒜不像收蒜薹那么紧张,从地里收上来,剪成骨朵,晒干两天,再用三轮车拉到集散地交货。

赶八月底收完了事。

两千多万斤大蒜,从土高乡高崖塬上发去了京都和西京两个地方。

市场上的大蒜价格没有那么疯狂了。

没有这两千万斤大蒜进京都和西京市场,原来的情况,一斤卖到一块五毛钱一斤了。

王自强惜售,存到腊月正月出售,虽然重量减轻,价格涨一倍,照样赚的最多。

秦总四毛钱收货,发货不能超过五毛五,王自强说没关系,蒜种钱不要了,返还秦总。

明年继续种一茬。

秦川嘴里苦笑,种大蒜就挖抓的今年这一疙瘩,如果明年继续种,两毛钱都发不出去,还不如种西瓜。

一万亩大蒜收掉,地膜扯出来,李光灿家的货车拉回土高乡废旧地膜集散地。

从八月开始,这一万亩土地休耕蓄水,明年三月底种西瓜。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