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花这种东西大概只有巴蜀一带才有如此的称谓,是介于北方的豆腐脑和烂豆腐之间的一种过渡产品,当然这也是池小唐自忖自夺的这么一种想法。从很小的时候就有这玩意儿,母亲和两个姐姐的原话,吃豆花,主要是吃蘸水。
川人自诩的蘸水,无非就是辣椒油加上一些小葱末花生末一类的调味料,滋味鲜香辛辣,目的就是下饭。那个年代,当然不知道控制适量的碳水对身体的好处,当时的条件只要是能够裹腹,换句话说能够吃饱,就是一餐饭最大的满足。
豆花无疑是满足这种最基本的要求。质朴,入味,植物蛋白在胃里排空时间也相对较长,也就是抗饿。川中各地乡野之处随处可见豆花饭的招牌,而且最实惠的在哪里呢,这种小餐馆或是露天小卖场,米饭通常是免费的。
这种米饭,而且又是免费米饭,留在池小唐在那个饥饿年代记忆里的美好,实在是再美妙也没有的了。米饭是经过预处理的,而且那种米通常都不是那种特别白特别好的精米。当然在苍蝇小馆里,你就别对米的品质做过高的要求了,但凡你脑海里飘过有关品质或卫生的任何问题,麻烦你先自责一下,说几声罪过也是可以的。
少年时的池小唐觉得自己前世可能是鸡变的,因为再粗糙的米饭在自己够劲的牙口咀嚼之下,然后下咽到饥肠辘辘的胃里,都觉得是无比的香甜。米饭通常是糙米和精米掺半,预先在沸腾的铁锅煮一阵,时间不能太久,煮过米的水是一道饮品,俗称米汤。
旧日的人们生活拮据又不得不下馆子的话,那米汤就是最方便而免费的饮品了。那些年还没有免费茶水这一说,茶叶价格可是不菲,那时候属于凭票供应。
在池小唐的印象里,有限的几次和家人一起下馆子,母亲和两个姐姐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