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这一切都在王平意料之中,
三万蜀军在他指挥下有条不紊地应对。
很快过了半月,曹爽的大军疲惫不堪,
南郑城的城墙依旧屹立未破。
不是魏军战力低微,
而是因曹爽把士兵们当做炮灰不顾及人命般作战的结果。
面对损失日益增大,
曹爽属下将领纷纷劝其停下攻打以免引起 ** ,
可这让试图藉此树立威望的曹爽愈加焦虑不已。
毕竟,无论其父曹真还是司马懿,均堪称军功显赫。
然而曹爽本人却没有任何带兵经验。
身为曹魏大将军并实际控制朝政的他,在军中毫无威望,这种情况显然是无法长久维持的。
实际情况愈发明显:不要说威望了,若这场战役继续进行下去,十万魏军将士很可能都将葬身于此。
在诸位将领的极力劝谏下,曹爽最终下达了撤退命令。
然而他并不知道,来自成都的蜀汉援军已于三天前到达战场。
此刻,那支增援部队正跟随姜维悄悄绕到了魏军背后。
正当魏军刚准备撤退时,南郑城内的王平突然率部出击,配合姜维形成了夹击之势,重创了曹爽。
幸亏危急时刻,凉州刺史郭淮及时赶到,否则连曹爽本人都难逃蜀军天罗地网般的围困。
回到洛阳后,曹爽的声望降至历史最低点,朝中文武百官对他的不满日益加深,纷纷上书要求他召回司马懿协助处理朝政。
迫于压力,曹爽只得依言行事。
于是,司马懿以“大魏四朝元老”
的身份再次重返朝堂。
然而,对于这位资深政治家的复出,曹爽心中充满警惕。
他派人密切监视司马懿的一切行动,包括每日行踪、饮食起居无一例外。
不过,这又如何敌得过老谋深算的司马懿呢?
见招拆招,司马懿将两个儿子——司马师与司马昭派往曹爽的大将军府为官,希望曹爽能够多加关照。
这让后者一时措手不及,即使脸皮再厚也无法公然打压这位受人敬重的“四朝元老”
。
更何况司马氏家族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因此,为了不冒犯司马懿,曹爽任命二人分别为从事及主簿。
这样一来,司马懿将两位心腹置于对手身边,利用一句俗话所说:“最危险的地方,才是最安全的地方。”
即便自身仍受严密监控,但通过此举让儿子们获得了更自由的空间去施展才能。
就这样,司马师按照父亲密令暗中训练了三千精锐死士以备将来之需。
经历了这次兴势之战,曹爽终于意识到自己并不适合统兵作战。
于是他将边境防务委托给其他戍边将领管理,只保留了洛阳和许昌的军队指挥权。
这种调整虽挽回了一些声望,但他并没有察觉其中潜藏的风险……
【戍边的将军们大多曾是司马懿的手下。
】 【尤其是郭淮、王基、王昶和邓艾这四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