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三国:开局盘点三十位统帅> 第96章 曹丕怒不可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6章 曹丕怒不可遏(2 / 2)

【顿时,蜀军 ** 漂满河面,景象极为惨烈。

战况达到了极其惨烈的地步。

夷陵这片火海之后,跟随刘备逃脱的仅有两千余人。

多年苦心经营、辛辛苦苦凑齐的数万大军,都被这场大火无情吞没。

江东的将领们建议由陆逊亲自率领军队追击刘备,但并未能成功追上他。

这或许因为刘备具备超凡的逃跑能力,但也可能是因为陆逊出于其他考虑。

毕竟曹丕有可能随时挥师南下,为追赶刘备而耗尽东吴的力量将使抵御魏军变得更加困难。

刘备抵达白帝城后,陆逊迅速率部撤回夷陵。

随后,他把夷陵的军事任务交给韩当,将江陵的工作交给朱然。

本来应当接受无数赞誉的陆逊却选择低调地回到建业。

孙权面对得胜而归的陆逊的心情复杂无比——即希望他不失败,又担心其权力扩大。

毕竟,作为江东世家利益的代表,陆逊每一分权力的增长意味着孙权手中的权力相应减少。

然而,在击败了刘备后的影响力使得陆逊已经超过吕蒙,成为新一代军方的核心人物。

更何况此刻东吴需要陆逊抵御北方的魏军压力。

依此,陆逊建议加固濡须口、江陵和巢湖一带的防线以备战。

不出所料,曹丕听说刘备大败的消息后,立即催促孙权派儿子孙登作人质到魏国,换取永远稳坐吴王的地位。

但孙权在陆逊的策划下早有准备,自然不会做这样蠢事。

不久前,刘备与曹丕先后称帝,三国鼎立中只有孙权还没有。

既然他们都已称帝,孙权又有何不可呢?在他内心深处一直有称王或称帝的梦想,只不过一是没有汉室血统支持,二是缺乏拥立名义,所以准备先称王后称帝。

江东世家对这一举动表示大力支持,并认为凭当前势力称王完全够条件且可带来更多实际利益,大家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曹丕的使者被无情处死,随后孙权在江东诸臣的支持下称王。

这次不再是象征性的“大魏吴王”

,而是正式称王。

孙权自称的王衔实际上是“大汉吴王”

,尊奉的是已经退位的汉献帝刘协。

得知孙权拒绝了更为高贵的“大魏吴王”

的称号,转而选择了“大汉吴王”

后,曹丕怒不可遏。

自从曹丕登基以来,从未经历过如此棘手的局面。

孙权此举不仅仅是不给面子,更是当众羞辱。

忍无可忍的曹丕一挥令旗,迅速集结三路大军共十八万兵马准备伐吴。

曹魏几乎所有还在世的战将都加入到了这场战役中,曹丕也亲自督战。

然而,在战争正式开始之前,号称“孙十万克星”

的张辽却因病在洛阳去世。

这对曹丕来说犹如晴天霹雳。

有张辽和无张辽,对于伐吴的重要性简直是天差地别。

如果张辽尚在,仅他一人就足以让孙权军队闻风丧胆。

但生死不由人定,曹丕只能接受这个沉重的事实。

伐吴之战打响后,东路军在曹休的指挥下攻势猛烈,很快就击败了吕范所率领的一万水军。

但在江东众将中,吕范并不是特别出色的将领,其主要靠的是资深地位。

而中路军由曹真率领,负责猛攻江陵城。

这座城池早在曹仁守卫南郡时便已成坚固堡垒,并经关羽、吕蒙等人扩建。

现在除了几座主要都城,江陵规模仅次于它们。

由于朱然善于防守,尽管受到魏军激烈进攻,江陵依旧坚不可摧,形成了与东西线截然不同的态势。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