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题是八股文的第一部分,破题破的好,立刻能吸引人看接下去的文章,要是破题一般,很多时候这篇文章后面有出彩的地方,也不一定会被阅卷官看中。
周夫子跟贺宣讲解破题的限制,一般来说,破题都是两句话引出,也不乏有三四句话来破题的,在文章中就叫“变体”。
内容上,破题不可侵上犯下,八股文题目都是从经义中择取,破题只能针对题目本身,不可涉及上下文的内容。
例如,题目是“用之则行”,破题就不能讲到舍之则藏,不然就是犯下,反之,题目是“舍之则藏”,破题不能破用之则行,这就是侵上。
破题还不能添题,减题等等,题义没有的内容,你强加上了自己的理解就是添题,题目没有表述完整就是减题,破题不能准确完整的表述圣人的意思,都会影响整篇文章。
所以,光是破题一道,既要概括题意,解释题意,又不能直述题意。
周夫子讲解破题限制后,又说了破题的方法,破题有明破,暗破,顺破,逆破,既要破题准确,又要有新意,要是功力深厚,做到破意而不破词,上下呼应,甚至能做到一言取士的标准。
优秀的破题要求,长题之破,贵简拓,搭题之破,贵融贯,大题之破,贵冠冕,小题之破,贵灵巧,大概就是破题补足题目的不足。
周夫子讲解破题的内容后,给贺宣说了几个好的破题,布置了一道题,让贺宣尝试破题。
贺宣回到自己的座位,先把刚才夫子讲解的内容先过一遍,记录到纸上,再开始思考作业,《我欲正人心》。
题目源自《孟子.滕文公章句下》:“我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詖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岂好辩哉?”
大概意思是,我也想端正人心,扑灭邪说,批判放纵、偏激的行为,排斥荒诞的言论,以此来继承(禹、周公、孔子)三位圣人的事业,难道是我喜欢辩论吗?
贺宣只能破题只能破《我欲正人心》,不好涉及下面的内容,题中的我是指孟子。
破题之时,对古代圣贤和圣贤弟子不能直呼其名,如孔子、孟子等为“圣”或者“圣人”,对颜渊等弟子称“贤”,也不可出现花鸟器物之名,都以“物”代指。
我欲正人心,这句话的意思简单表述就是我想要端正人心,更深层次则是孟子继承圣人的远大抱负。
从这一方面入手,贺宣苦恼了许久,想了一个破题,“贤者继往圣之志”,可是语言有些贫乏,破题也不够完整。
本来贺宣觉得自己还算不错,学习进度已经超过很多同窗,这会儿被打击的不轻。
原来背会了四书五经,却连破题都觉得自己腹中空空,难以为继,这个时代的科考之路确实困难。
贺宣直到散学都还在琢磨,还好没忘记把漫画送到铺子里装裱,漫画的装裱跟挂画有些不一样,贺宣的要求跟书籍一样装订成册,但是不要翻折。
书铺掌柜表示这样的纸要大些,装订成册的花费也稍微高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