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9章 改族谱(1 / 2)

贺宣坚持送到门口,看着两人相携而去。

家中恢复了安宁,真好,往后再也不觉得寂寞,要是招一个贺姑母这样的,日日耳根子不得清净,自己真是有家都不敢回。

送走了贺姑母,贺宣还是没心思看书,在书房琢磨族长提起这事。

族里提出把贺宣记为嫡子,贺宣觉得是没有恶意的,毕竟现在以贺宣的身份,族里巴结还来不及,而且贺宣给宗族的也一直是正向回报。

普通百姓才不会来管你嫡子庶子,但是自己往后在京城念书,这个汇集齐朝最多富贵人家的地方,就比较在意这些名分。

自然不乏有人拿嫡子庶子的名头搞小帮派,立场不同,有些观念也就不一样。

你要是正室生的嫡长子,你能认同庶子应该平分家里的家产,甚至竞争爵位吗?

你要是庶出的,同一个父亲生的,几十年后,跟嫡子身份地位天差地别的,心里落差大不大?

所以,圈子不同,就很难融进去,记名为嫡子,就是给贺宣一个敲门砖,可以融入更高的阶层。

这是最大的好处,要是在富贵人家,嫡子还可以分嫡母的嫁妆,庶子就要看嫡母的心情了,心情好,看在这些年侍奉的份上,随手漏点下来也不是不可以。

可是贺宣并不指望杨氏的嫁妆,靠自己努力攒下的家业,再过上几年,老宅这点子东西都不如贺宣的家产多,毕竟贺宣在京城的田庄如果算价值的话,跟老宅铺子加六百亩地也差不多。

除了好处,记在嫡母名下有什么坏处呢?

如果贺宣记在杨氏名下,那分家的黄册作用就不大了。

如今的情形是,三里村的人都知道贺宣没成年就被分家,加上老宅传过贺宣方人,两方关系一般,连族长夫人都多次劝过贺母大度些。

村里人或多或少知道一些,要是贺大兄打着自己的名号在外面办事情,就有些难度,毕竟稍微打听一下就明白了。

剩下要是还上当的,八成也不是什么好鸟。

要是记为嫡子,那关系就复杂了,贺宣远在京城,谁也说不准是个什么态度,贺大兄作为嫡嫡亲的兄长,帮着奉养母亲,打着亲兄弟的名头自然是名正言顺,哪怕贺宣在京城只是虚职,最起码安德县的人都要给些面子。

齐朝嫡子庶子在家产上有些区别,其他没有太多约束,哪怕是外室子也允许参加科举,不过名头上有些不好听罢了。

贺宣想了又想,这事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