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兰来了,贺宣放心把厨房交给她,这些东西自然也是她做主,跟老杨商量好就行。
早上锻炼过身体,就去前院看看羊毛的进度,东跨院堆得几个屋子的羊毛,都要大家清洗晒干,梳理好后拿去前院。
这边罗家旺主持着工作,干的热火朝天,主要是羊毛不好洗,还要用木棍搅和,一遍又一遍,几个大木桶里都是羊毛,最后过一遍清水,把羊毛拧干,晒在簸箕上。
晒羊毛需要的场地大,家里这几个簸箕是不够的,还有用秸秆编好的草席,摊在地上,等羊毛不滴水,就放在草地上,太阳好的时候,晒上两日就干透了,变得洁白蓬松,可以拿去梳毛。
杨李氏得到贺宣指点,拆分上衣,已经有了大概想法,一整个上午,都在织毛衣。
小巧一边织,一边教周美芳。
跟杨李氏不同,小巧点亮的是织法,可以用不同深浅的毛线编织出花样,或者换个织法,让人眼前一亮。
贺宣自然不反对这种创新,等会针织的人多起来,学会了基础织法,后面两人正好配合,在衣裳上面织出花样,再教给剩下的人。
同样一款羊毛衫,有了新织法,自然能卖更高的价钱,贺宣在心里打算盘,羊毛成本,人工成本,运输成本,售卖成本,等天冷了,羊毛织成的衣裳要卖多少钱才合适。
这回一定不会像铜钱碳一样靠低价取胜,毕竟安德县才多大,没多少富人,可京城就不一样了,遍地都是啊。
羊毛衫这种新鲜玩意,不卖高价,都对不住贺宣这几个月花费的心血和银钱。
杨李氏上午都在跟新衣裳较劲,贺宣却给了一个新任务,让她去找赵林的内人。
做什么呢?
当然是扩招人手,要不是贺宣回来的晚,早就开始培养织毛衣的人手了,这种活计,只要做熟了,哪怕一心二用,都不成问题。
自己庄子上有不少奴仆,小麦已经种下,剩下就是准备过冬的东西。
考虑到这些女眷要做家务,贺宣跟杨李氏说的是,有人愿意来学织羊毛或者捻线的,干一下午活,就包一顿午饭。
学会之后,按照做的活计给工钱,像羊毛袜,织一双,熟手花半天左右功夫,慢一些的一天也能做出来。
贺宣目前能给十文钱一双,要是手脚快,说不定比贺宣宅子里的工人月钱都多。
不过这个价钱不稳定,现在是贺宣缺人手,给的高,往后要是做的人多,价钱卖的不高,自然是要降的。
杨李氏听到公子给的工钱,想想自己和小巧,一天能做两双不止,光是织毛线,自己也能挣不少工钱。
不过光靠自己两人,哪怕日日夜夜干,也忙不完东跨院那些羊毛,还是找些人手一起吧。
杨李氏放下半片毛衣,去庄子里找赵庄头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