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宣怀着期待打开锦盒,里面是一个玉环。
不,是两个,玉环相互扣住,无法分开。
“三哥,这个玉环,做什么用的?”原谅贺宣见识不多。
“这叫玉连环,可以拿来做腰佩,我想着君子如玉,这玉连环很适合你。”谢端看小四不明白含义,只说了君子如玉。
“做腰佩,要是掉下来,多可惜啊~”贺宣把玉连环拿起来翻来覆去的看,这料子仿佛油脂般细腻,肯定不便宜。
而且这两个玉环,明显是一块料子上雕琢出来的,这手艺都值不少银钱了。
贺宣很是珍惜的把这份礼物收了起来,实在舍不得拿来当腰佩。
谢端欲言又止了两次,也没好意思告诉小四,这两个紧紧相扣的玉环,代表着两人永不分离。
既可以拿来当做定情信物,又可以用在下聘的聘礼。
当然了,贺宣之前也没接触过用玉连环当信物的阶级,只单纯以为是三哥的一份心意,把这玉环好好收起来,发誓,就算以后没钱了,这东西也不能当,要留着陪葬。
过完生辰,到了十月中旬,天气越来越冷,在山上晚上去茅房都要穿棉袍,不然呼出来的气都是白雾。
等到地面起霜的时候,于五郎终于回来了,一起的还有他的妻女,不过长途跋涉,两人的状况不是很好,在庄子里休养几日,才缓过神。
贺宣休沐的时候,于五郎来城里,把老家带的信教给公子。
信是二叔写的,说了下族里的情况,因为贺宣接连不断的寄书回去,族里人这段时间靠制碳的活计,也有了些余钱,在族长的安排下,建了一所族学。
越来越多的族人,把家里的娃娃送去族学念书,希望能读出功名,有个好前程,毕竟贺宣的例子在前面摆着。
而且族学由贺二叔当启蒙先生,对于族里娃娃的收费很低廉,也就是些纸笔的开销。
大部分人家都能负担得起。
县城的学子有些时常来族学抄书,常来的学子不好意思,就愿意帮着上几节课,讲讲书中自己的理解。
当然也不是谁都能给孩子启蒙的,经过贺二叔的检验,选出有水平的学子讲课,就当给孩子们开阔下眼界。
贺宣看得露出笑意,自己抄的这些书,能够派上用场,让更多的人学到知识,也是一种贡献吧。
看完信,于五郎说起村里的情况。
家里有余叔余婶帮着打理,田地收成都不错,城里的铺子生意也挺好的。
除了家中几人的工钱,给长辈们的节礼,还有建族学的时候,以公子的名义捐了一笔钱,剩下的都攒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