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派人透露了个消息,唐里甲天天在心里琢磨着。
原来红薯粉条取名安德粉条一事,这几年卖的不错,知县就想让更多百姓受益,到时候把这事写个奏折交上去,说不定能吏部考核评个上等。
就让人跟唐里甲透露,愿意把粉条写到县志上,但是光写三里村做出粉条,不足以上县志。
除非安德粉条,真的成为安德县的粉条,家家户户靠着粉条过上好日子,才能入县志。
唐里甲既要名声,又不愿方子泄露,左右为难,趁着人齐,方子还是贺宣给的,就想着一起商量下。
大家各说各有道理。
不给方子,知县也不是弄不到,只不过样子不好看,传出去容易被御史弹劾。
因为之前泄露过,今年有些人家已经知道怎么做出粉条,但是像三里村这样大规模作坊倒是没有建,作坊的生意影响不大。
给方子,就能把安德粉条写到县志上,三里村的村民走出去都能被高看一眼,里甲里长们也能得到些实惠。
但是又怕作坊生意被影响,村民们生计不好,会埋怨做主之人。
贺宣没发表意见,反正方子已经给出去了,最后总能拿个主意出来。
“宣小郎,你怎么看?”说话的正是贺族长。
既然被点名了,贺宣放下茶盏,思索了下。
“族长,里甲,我看大家都有想法,不如折中,用方子换些其他好处,毕竟粉条已经有人会做,只不过看在村里的面上没有开大作坊而已,但是别的村民都学会后,总会有人把红薯做成粉条卖出去。”
“怎么个折中法?”性急的问上了。
“知县想要政绩,村民想要实惠,这方子要是村里愿意无偿教人,在知县大人的引领下,帮助所有百姓解决红薯易烂的问题,知县大人能不给村里一点实惠。”
当然了,村里肯定也会有不同声音,这就要各位里长们去解决。
贺宣提示完,大家对视一眼,心里小算盘已经拨响了。
至于提什么要求,这就要细细商量,今日要过年,还是早些回去跟家人团聚。
送走众位长者,贺宣在院子里晃了两圈。
东昌府的冬日比京城要舒服多了,起码出门不用穿裘皮,村里小郎但凡过年有件厚实的新棉衣就够满村子炫耀了。
贺青给牲畜喂过吃食,刚进院子,今日家里人不算多。
贺宣给于五郎,小秋他们放假,难得回家,让多陪陪家人。
贺青他爷爷老了,有个叔叔还不如没有,就留下跟着贺宣过年,罗家旺也是举目无亲。
还有小竹小兰他们,和国公府的两个侍卫。
这两人平常没事很少出现在贺宣眼前。
过年这顿晚饭吃的比较早,天色还亮着,家里已经准备开席了。
难得过年大家聚在一起,就在正堂围着大桌吃,不用分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