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贞观年间,洛阳城二十里外有一个叫秋树村的地方,村里有一对出生贫苦人家的姐妹花,父母早年间因病双双去世,只留下这对苦命的姐妹二人相依为命。
村里的乡亲们见姐妹二人可怜,起初还会时不时会给她们送些粮食接济一下,可是在那个年头家家户户也没有什么多余的粮食,大家都是勒着裤腰带过生活,碰上年景不好的时候,自家都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也就没有闲粮去接济这对姐妹了,慢慢地大家也就只剩下嘴上的关心了。
不管生活如何艰难日子总还是要继续过下去,年纪略大一点姐姐刘翠仙便挑起了家中的重担,不光要照顾年幼的妹妹,还要每天去地里干活农活,对于当时只有十三岁的刘翠仙来说,真的是非常辛苦和不容易。
就是这样,刘翠仙是既当姐姐又当妈,转眼就过了八年。
这么多年,刘翠兰在姐姐无微不至的照顾下长大成人,在她的心里十分感激姐姐这么多年的无私付出,为了能够减轻姐姐的负担,家中的活她都是抢着干。
可对于姐姐刘翠仙来说,这个世上只有妹妹一个亲人,照顾妹妹已经成为了她的一种习惯,就算自己将来嫁人也要将妹妹带在自己身边。
姐姐对刘翠兰的好,妹妹是打心眼里欢喜,只是她的那个姐夫,不知为什么总是让她感到有些害怕。
此时此刻,刘翠兰站在窗前,看着院子里姐夫背影,她的后背不禁冒出一股冷汗,脑海中不由地回想起半年前姐姐成婚时候的事情。
半年前,已经年过二十的刘翠仙还未嫁人,如果按照现在来说,二十岁正是女子最好的年纪,美好的青春才刚刚开始。可是在当时那个年代却不然,女子一旦过了十八岁还没有嫁人,那就成了没人要的老姑娘了。
刘翠仙已经年过二十,而且家里条件也不是很好,非但拿不出什么像样的嫁妆,而且还要带上一个拖油瓶的妹妹,这样一来村子里的那些媒婆谁也不愿意帮她说亲。
可是这一天早上姐妹俩像往常一样,吃过早饭后便准备去田间干活,正当她们打算出门的时候,就看见村里的赵媒婆扭着水桶般的粗腰向这边径直走来,走近看到刘翠仙的肩膀上还挑着扁担,连忙迎上去接过扁担,一脸媚笑地说道:“哎呦,翠仙呀!我今天可是给你带来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今后你可要享福了,以后像这样的粗话你就不用再做了。”
说着话,赵媒婆就拉着一脸不知所以的刘翠仙进了屋。妹妹刘翠兰见状,也顾不上干活了,连忙放下手中的东西,也跟着一并进了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