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兄弟之间的斗争经过这一次事件后,愈发激烈。】
【武德七年秋天,突厥再次入侵关中,由突利可汗和颉利可汗带队。】
【面对匈奴的屡屡侵扰,以及唐朝此时并不十分强壮的情况,李渊开始召集朝臣商讨究竟该如何处理突厥的问题。】
【于是有人建议:暂时打不过,咱们还跑不过吗?】
【持有这一观点的大臣认为,突厥之所以屡屡侵袭关中,就是因为长安富庶,他们是为了求财以及粮草。那么只要我们把长安烧毁、不在此定都,突厥就不会再来关中侵袭了。】
【这倒也是个办法。于是李渊就派中书侍郎宇文士及到终南山以南的樊州、邓州巡视,找一个适合当做新都城的地方。】
【但终究不是所有人都认同这一方法,萧瑀等人就觉得此举不妥,但毕竟李渊还没有正式开口要迁都,他们这些大臣也不好直言反驳。】
【李世民也不认为迁都是个好方法,于是他站了出来婉言劝说李渊,并表示自己绝不会让匈奴能够威胁唐朝。】
汉朝初年。
刘邦活动了活动身体,换了个姿势,思索道:“李渊选择迁都,这本身只是一种选择,倒没什么。但是,他选择迁都的原因中,突厥占比多大?而其他原因又占比多大?”
毕竟此时的突厥确实看起来比较强大,而唐朝方才完成一统没有几年,此时发动一场全面战争并不是最好的时机。避祸这件事本身没什么。
但其实迁都本身确实不是最佳的选择——在还有其他可能的前提下,长安终究还是有着不小的政治意义的;而且,还是那句话,唐朝一统不久,此时迁都是否会动摇国内的信心?
萧何等人也认为迁都这个选择并非最佳,而李渊确实也没有真正迁都,只是考察地点、不迁也无所谓。但他能够做出这样的姿态,其中是否有关于朝堂势力整顿、以及三个儿子争斗的原因也不好说。
刘邦叹了口气:“信息还是不够啊。”神迹到目前为止,都没有具体说过李渊在基本统一、太子秦王争斗的时候做了什么。
东汉,建安年间。
曹操眯了眯眼:“李世民就算不在乎迁都,只出于他的功绩多为军功,就不能支持迁都。”
他必须打!虽然没有得到具体的信息,但天策府既然能够开府设官,再加上陕东道大行台的属官,可以推断出李世民身边应当聚集有一些开国时期的功臣。
这些人,也必然是支持不退缩、迎战突厥的一员。
【李渊并没有立刻被说服,相反,他对有人驳斥自己的命令很不高兴,就派李世民带着三十多个骑兵到关中巡视,让他拟定击退突厥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