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5章 借道于宋(1 / 2)

唐朝,贞观年间。

“借道于宋……”李世民对于蒙古的这个计划不做评论,但是他对于宋朝的选择颇为好奇。

金朝,对于宋朝来说,当然不是什么好东西,双方之间的仇恨远胜山海,单单金朝当初搞出来的靖康之变,就让双方从根本上没有什么和解的可能——当然,这话不能说死,指不定就有那种脑子与众不同的人呢?

但是,对于宋朝来说,蒙古难道就是什么好选择吗?

蒙古的扩张欲望那完全就是赤裸裸的展现在所有人眼前,没有分毫掩饰。有点眼睛的都能看出来,在金朝之后,蒙古对宋朝用兵就是迟早的事。

而且,蒙古还要比金朝更加强大,更有威胁。

所以,宋朝最好的选择,此时实际上应当是保住金朝,让他能继续苟延残喘,为自己增加一层虽然并不算牢固的屏障,给自己争取到更多时间。

只不过,这件事情也不能是宋朝的一厢情愿能做到的,也需要金朝的配合……金朝现如今的这些个君主,他们有这个想法吗?有这个认知吗?能够接受这般的与宋朝之间的关系地位转变吗?

再有,金朝和宋朝之间的仇恨实在太大,宋朝能克服这些情绪,在此刻完全从理性角度思考吗?

况且,还有蒙古。

“蒙古说是与宋朝联合,借道于宋,但是实际上宋朝是否答应,对于他们而言也不算多么重要。”房玄龄叹道,窝阔台已经制定下了计划,还约定了会合时间,这难道是因为他确定宋朝一定会答应蒙古借道的要求吗?

不,这是因为他的计划就是如此,宋朝不答应,他们也未必就不会从宋朝境内“借道”。

【对于蒙古的意图,宋朝中也有所预见。】

【宋朝对于蒙古是有一定的认知的,虽然他们并不完全清楚蒙古的政治体制、国家构造乃至军中情况,但对于蒙古的威胁已经有了感触——早在成吉思汗彻底统一蒙古诸部之前,宋朝就通过向金朝派遣的使节得到了一定消息:“一弱虏灭,一强敌生,犹未足以为喜也。”】

【况且,宋朝历史上并非没有这方面的经验,辽朝和金朝,就是极为相似的案例。】

【因此,对于蒙古攻打金朝宋朝要如何应对,宋朝朝中也分成了两派:

一派认为,蒙古逐渐兴起,这是比金朝更大的威胁。这时候应该保住金朝,让金朝继续顶住蒙古大军,给宋朝组织战备加强防守的时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