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二十五日,简轩出发了。他不是一个人出发的,还带上了由御前侍卫、京营将领、各部成员等,总人数达到了三十五人的参谋团。】
【当然,这也并不是最终的全部人数,这仅是将会参与判断处理滨南省事务的人员,此外还有许多随从,以及抬轿牵马的仆从们。】
【皇帝对简轩寄予厚望,当然,他也对于滨南省的情况非常重视,因此,在简轩出发之后,他就不断地发出谕旨来催促简轩加快速度。】
【这些谕旨有没有起到效果很难说,毕竟从简轩的行进速度上来看,他多半是没有受到什么额外的影响的。】
【二月初六,简轩抵达了东齐省东平;二月二十五日,他到了徽国省宿松境内;三月初六,一行人进入了干越省的泰和。直到三月十二日,简轩一群人才到了滨南省境内。】
【这时候,莺莺国舰队已经对滨南省、对花穗城发动了一系列进攻,并且重新占据了商馆,并且让杨松等一众滨南省官员和他背着皇帝达成了约定。】
【到了滨南省之后,简轩反而停驻在了韶南城,这并不是因为他想到了什么战术规划,需要从韶南城开始,而是因为——此时皇帝调集的七省兵马还没有抵达,其他的火炮之类的作战器械同样没有抵达,简轩认为此时进入花穗城,反而会把自己陷入困境之中。】
【同时,他还宣称,自己要在这里先等到新一任的两滨总督祁寄宗抵达这里,到时候自己将会和他一同前往。】
【简轩到底是不是真正的这么想的很难说,但是他的这两个理由倒确实是能够站得住脚的。】
【此时,祁寄宗接任新一任的两滨总督,他此时确实还没有抵达花穗城。】
【而皇帝为了达成全歼敌军而从各处抽调的兵马,在这时候也确实还没有抵达滨南省——不能说全部都还没有到,但是此时陆续抵达的也只有一半,也就是八千余人而已。】
【当然,皇帝调动了这么多兵马,又调任了不少地方大员,他的目标也已经发生了变化。或者说,增加了内容。不只是想要全歼敌军了,他还要求必须收回被莺莺国占据的馨屿。】
【除了简轩、杨松、祁寄宗、存端四人之外,还有一名大臣加入了参赞大臣的队伍,就是之前担任巴中提督的齐礼新。】
【三月二十三日,简轩一行人终于了花穗城。】
宋朝,开宝年间。
赵匡胤几个人初时不由感到有些微妙。
简轩出行赴任,带着一群参谋——这没什么,这是干正事儿的,这没什么,多带上点人说不定也能多一些对事情的判断角度或者看法,人多一点,指不定就能出现什么奇思妙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