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历史上文博领域很多颠覆性的观点还往往都是外国人先提出的,如内心有种族之见,真的愧对祖宗。
老外学者藏家的这种不盲从,求真,敢于颠覆传统,对物说话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学习知识,切忌狭隘。
金庸说:任何一门武功,一旦分了门派,终究是个下乘。我想,这句话饱含哲理;也通用于收藏之道。
玩瓷,多易分帮派,国宝帮,普货帮,垃圾帮,帮派林立,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者多,打个不休,无聊透顶。
我认为,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浮出来易,沉下去难,因为,这需要战胜人性和自己,很多曝光率太高了的专家,难免会走下坡路,或欺世,或盗名,终为利!
所以看看电视鉴宝节目,你就当个娱乐吧。大隐在世,寂寞为邻;套句网络流行词:真正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通常,玩明清瓷的往往不去关注或精研高古瓷,玩高古瓷的又往往排斥明清瓷器,这都是狭隘偏颇的观点,学无止境,融会贯通,收藏之道,突出其乐趣,机会总是给有所准备的人,而技不压身,物竞天择。
浩浩烟海,白驹过隙,在文物面前,每个人都是学生,心存谦卑之心,永远不会错的,得到好的藏品,不仅仅是财力,更靠机缘。
结交良师益友,多看馆藏窑址,客观的看待一些事物观点,还是不会走太多弯路的,古人云:识古不穷,贪古不富;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我一直个人认为收藏的最大乐趣是搞懂壹件东西的真伪的过程,尤其颠覆自己的壹些曾经错误判断,更需要勇气,每个人都吃过药,吃药不丢人,一直执迷不悔就可笑了。
没有吃过药的人生是不健全的人生,但是总吃药,就是病了------
无聊的时候,我一直想:收藏也许只是几个过程吧。
最初,如果当还不识物的真伪时期,要懂得识人,这样容易淘到真货,少走弯路。
再后,当有小成,此时人都有自负之心,自古文无第壹,武无第二,这时候往往也是吃药最多的时候,因为眼光只钉在物品的真伪和价值上,贪欲和错觉会蒙蔽眼睛,而忽略是谁卖的,这是识物了,但又不识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