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首领的传承不是家族世袭制,而是结合中国古代的禅让制,创立了禅让与民族选举相结合的形式。
大统制由同乡会和矿工组织共同选举产生,不能世袭,重大事务也由同乡会和矿工组织的代表共同讨论决定。
这个组织很快成为西婆罗洲最大的华人联盟之一,拥有庞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涉足采矿、农业、粮糖等诸多行业。
罗芳伯迎娶了苏丹国王的女儿,使华人与土着结成一体成立联合武装。这样一来,西婆罗洲华人与土着的实力大增,有了应对荷兰佬的能力……
兰芳政权成立根本目的是抵御荷兰人侵袭,但罗芳伯深知仅凭兰芳国本身是不够的,必须得到清朝的承认和庇护,刚一建国,他便派使者前往清朝称藩纳贡。
乾隆四十二年,清朝自视天朝上国,维持着东亚的宗藩体系。
罗芳伯精通儒家文化,深知清廷对海外事务的看法,华人自立为国既没有以往成例,又容易引起清廷猜忌,因此没有以国家名义请求清朝册封,而是自称兰芳公司。
但是,乾隆皇帝仍然对兰芳公司颇有疑虑,不肯承认其藩属地位。
清廷知道东南亚华人中混有许多参与过反清的天地会成员,不愿意让他们借机坐大。
不过,乾隆还是答应了通商请求,西婆罗洲的黄金和锡矿石都是清朝需要的战略物资。
罗芳伯以此为突破口,让荷兰人误以为兰芳政权已经得到清朝的承认,不得不放弃吞并的企图。
荷兰人多次与明朝水师交战,都遭到失败,对取代明朝的清朝同样怀有敬意。
罗芳伯的外交策略非常成功,使兰芳政权不需要维持庞大军队,能够集中精力于建设。
兰芳政权有类似议会的议事组织,由同乡会和矿工代表组成,讨论决定国家大事。
没有设立常备军,战时征召农民和矿工为军队,军服以清军绿营为模板,应该也是为了方便打清朝的旗号威慑荷兰人。
罗芳伯是一位学识丰富、见识广博的领袖。他曾亲自访问雅典,并深入研究其政治体制。
为了防止出现类似于家天下的局面,罗芳伯借鉴了西方的民主制度,与其它领导人共同为兰芳共和国设立了一套完整的行政、立法、司法机构。
他们明确规定,历任领导人的职位不能传给血亲,而是选举禅让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