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教虽衰,但对许多人来说,还是一杆大旗,总有人裹着大旗欺凌弱小,如城狐社鼠,粥中之垢,令人生厌。
“青书,二师叔不是不带你去,只是你还太小了,无论是明教妖人还是蒙古鞑子,都不是好对付的。”
俞莲舟一脸无奈地扒拉着宋青书的双手,这小子从早上他不小心说漏了嘴要下山历练时起,就拽着他的袖袍不松手。
“二师叔!我已经长大了!再不下山我就来不及成名了!”
宋青书死死地拽住俞莲舟不放,芷若妹妹在昆仑两年前的事迹,已经逐渐传开。
他当初在芷若妹妹面前说自己闯出名头就去峨眉派找她,如今芷若妹妹声名赫赫,他还是无名小卒,如何有脸面去峨眉拜山?
这三年来,各派无不羡慕嫉妒峨眉派出此天骄,若不是灭绝师太放出消息说要让爱徒在山中清修,恐怕峨眉收到的拜帖都厚到能当柴火烧了。
张三丰听得传闻,也不禁感叹“少年出英才”。甚至被勾动思绪,想起百年前那些惊才绝艳之人,往昔经历涌上心头,感光阴流转、生死枯荣,又创出一套玄妙的拳法,名为太极拳。可惜弟子之中,少有能得其意者,多是只得其形。
等不久后峨眉派送来黑玉断续膏,治好了俞岱岩后,武当派上下更是在赞叹中激增浓浓感激之情。
俞岱岩伤势大好后,能行走自如、甚至重新练武的他,对峨眉派周芷若这个后辈更是感激不尽,若非灭绝师太有言在先——爱徒清修不许打扰,他恐怕要日夜兼程赶去峨眉。
看着不为所动的二师叔,宋青书真的急得快哭出来了:
“二师叔,能不能尽快成名,对师侄来说关乎大事,你就通融通融,帮师侄一把,我可是你从小看着长大的啊!”
俞莲舟依旧摇头:
“青书侄儿,什么大事都没你这条小命重要,年轻人少攀比,多脚踏实地,师叔在你这个年纪,可是能打几个你。
再说了,师叔这趟下山,是要去探查白莲教的动作,哪有功夫照顾你啊,你还是在山上好好待着罢。”
宋青书依旧不放手:
“二师叔!我也能帮忙的啊,我正好可以乔装打扮混进去,说不定白莲教招道童呢?我正合适啊!”
俞莲舟瞅了瞅这师侄,玉面丹唇,眉眼俊俏,确实长得不错,有他年少时六分风范,到江湖上得个“玉面小郎君”的称号不在话下。
但依旧摇头拒绝,语气调侃道:
“不成不成,师叔听说啊,现在白莲教供奉着什么青罗刹娘娘,侄儿你要是真被看上了,就你那两把刷子,定然是羊入虎口,咱们武当第三代可就完啦,师父还不得把师叔我清理门户了,去去去,回去练武去——”
说完,俞莲舟猛地一扯袖子,又迅速点上宋青书的穴位,拎起宋青书的道袍后领,把人往莫声谷的屋子里一塞。
“七师弟带了这么多年青书,交给他没问题。”
解决了小麻烦的俞莲舟背上包袱,愉悦地运起轻功,向山下而去。
青年道士衣袍飞扬,如云如鹤,在青山翠岭间逐渐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