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
二嫂三嫂闻言麻利收拾碗筷,准备去院里厨房生火做饭。
老杨家一直没分家,吃饭向来一起吃,每次做饭都掐着量做,多一分浪费,少一分容易饿死人。
老杨头明明才五十多岁,看起来跟七十似的,干巴瘦,脑袋上的头发全白了,走路直打晃儿。
照杨庆有的想法,全都是饿的。
站不远处傻兮兮看向杨庆有的那俩小侄子,也没好哪里去。
杨庆丰的儿子壮壮今年五岁多,一身打着补丁的破棉袄脏兮兮的,脑袋上扣着顶羊皮兜子,红鼻子下流着大鼻涕,一进一出的还挺有节奏。
杨庆收的儿子团团今年还不到三岁,穿的比壮壮还差,衣服明显大一号,鼻子上虽然没留鼻涕,但衣领明显比他哥壮壮要脏,估摸着是没衣服换,洗不了。
小哥俩穿着破棉袄鼓鼓囊囊的,也看不出个胖瘦。
杨庆有生怕老杨头还不依不饶,赶紧冲俩侄子招手道:
“壮壮、团团过来,小叔这儿有糖。”
结果俩孩子刚要挪动脚步,杨庆有手里的糖便被杨庆丰没收了。
“大晚上的吃啥糖啊?这么好的东西可不能糟蹋,留着他哥俩过年时吃。”
十来个水果糖,留着过年吃。
杨庆有看着二哥的抠搜样儿,不知该说啥好了。
“二哥、三哥,你俩让嫂子别忙活了,我路上吃过了,现在不饿,好不容易请假回来一趟,我给家里带了不少东西,她俩也有份。”
眼瞅着老二老三还在看老杨头脸色,杨庆有催促道:
“愣什么呢?快去把人叫过来啊!”
“哦哦哦!我去叫。”
还是杨庆收反应快,一溜烟出了房门。
杨庆有一早在狮城火车站时,专门买了俩大麻袋用来装礼物。
这会儿俩麻袋就在老杨头脚前放着。
“你这孩子,回来就回来吧!买啥东西啊!你挣点钱又不容易,将来你结婚家里估摸也帮不上忙,东西别拆了,回头你走时再带回去。”
说话间,老杨头起身就要把麻袋往里屋拖。
“别呀大爷,我是照着家里人买的,拿回去我也用不上。”
俩人争执间,身影被拉的老长,油灯里小火苗一闪一闪的,跳的格外欢快。
“二哥,你愣着干啥呢?过来解麻袋啊!”
“哦哦哦!来了。”
杨庆丰的反应总是慢半拍,杨庆有把老杨头摁回堂屋主座上了,他都没反应,还得杨庆有出声提示。
拆麻袋的工夫,两位嫂子也进了屋,她俩嫁进门后,跟杨庆有在一个屋檐下生活了好几年,几人之间,压根就不生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