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顿了顿,加重语气道:“山越之患,由来已久。他们不服朝廷管制,时常出山劫掠周边郡县,抢夺财物、人口,致使吴郡一带百姓苦不堪言,社会动荡不安。地方官府多次围剿,却因山越人熟悉地形,凭借山林险阻周旋,收效甚微。如今,山越已成吴郡大患,若不先行平定,我等进军吴郡时,山越极有可能从背后突袭,断我补给,扰我军心,使我军腹背受敌。所以,平定山越之乱,乃是拿下吴郡的首要前提。”
马超轻轻摇头,脸上浮现一抹淡笑,缓缓说道:“自春秋战国迄今,岁月悠悠,已然过去许久。想那秦始皇,雄才大略,以雷霆之势横扫六国,一统天下。而后汉高祖斩蛇起义,开创大汉基业,至今已绵延四百余年。历经如此漫长岁月,楚国、越国之分,早已淹没在历史长河之中。”
他微微一顿,目光沉稳,接着说道:“这所谓的山越,不过是往昔越地移民的后裔罢了。说到底,他们也都是普通百姓。长久以来,他们与汉人杂居共处,在风俗文化等诸多方面,大多已被汉化,并非是心怀叵测的异族。再者,他们大多聚居在山林之中,那里地势崎岖,生存环境恶劣,生活贫苦不堪,物资极度匮乏。这与异族入侵,妄图颠覆我大汉江山的行径,有着本质区别。”
马超神色愈发坚定,言辞恳切:“因此,对于山越,我们不应一味采取强硬的剿灭手段,而应剿抚并用,且以抚为主,以剿为辅。若能以怀柔之策,妥善安抚并收复山越,使其诚心归附,日后我们在这江东之地发展,便会少去许多棘手之事,也能为成就大业增添助力。”
孙策听闻,点头称是,却又面露难色道:“兄长所言,的确在理。只是,此事说易行难啊。这山越之民,向来民风剽悍,野性难驯,对朝廷的教化与管制,全然不放在眼里。”他微微皱眉,神情凝重,继续说道:“倘若真如兄长所说,以抚为主便能轻易收服,那大汉立国四百余年,期间不乏贤明君主与能臣良将,岂会任由山越游离于掌控之外,早该将其收归麾下,为我所用了,又怎会轮到我们来发愁?”
孙策目光坚毅,猛地一挥手,语气决然:“依我之见,对待山越,不必过多怀柔。他们既不服管教,那就用武力让他们屈服。我们只管出兵攻打,直至把他们打痛、打服,让他们知道,这天下,终究是大汉的天下,容不得他们肆意妄为!”
马超微微摇头,目光中透着深思,说道:“贤弟,武力征伐固然能解一时之困,可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山越之民之所以民风彪悍、不服管教,实是源于他们生活的困苦。”
“他们蛰居山林,地势险阻,耕地稀少,仅靠微薄的山林产出,难以维持生计。每逢灾年,更是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再加上过往官府的苛捐杂税,让他们本就艰难的生活雪上加霜。在这种绝境下,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奋起反抗,久而久之,便给人留下了不服王化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