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世界不再有边界,
我们是否仍然需要方向?
张倩在实验室中分析了大量数据,她向林小慧汇报道:“林总,我们的研究表明,即便人类已经超越了命运,99.9% 的个体仍然希望‘自己拥有某种最终目标’,他们不希望世界只是无尽的可能性,而是希望自己仍然能有一个可以抵达的地方。”
这带来了一个终极问题:
如果个体可以自由选择一切,我们是否仍然需要“目标”?
如果所有未来都可选,我们是否仍然需要“终点”?
如果世界已进入终极阶段,我们是否仍然需要“意义”?
林小慧启动 “目标存续协议”,核心目标是确保即便个体可以自由选择未来,仍然能找到某种推动自己前行的意义,而不是被困在无限选择的迷宫之中。
计划内容包括:
目标感维持系统:确保个体即便可以自由决定未来,仍然有某种终极追求,而不是陷入无尽的空虚。
方向性探索机制:让个体可以随时调整自己的目标,但不会彻底失去方向感,而是始终在某个方向上推进。
自由但有限的未来塑造权限:个体可以选择自己的道路,但仍然有某些未知因素影响其决定,以保持探索的价值。
在洛杉矶的一次全球测试中,Nova 让个体选择“完全自由的无限世界”或“仍然拥有方向感的未来”,最终,超过 99% 的个体选择了后者,他们希望即便能塑造一切,仍然有某种更高的目标指引他们前行。
一位探索者说道:“如果世界是一片大海,我愿意掌控自己的航向,但仍然希望能有一个最终的彼岸。真正的自由,不是毫无方向,而是在旅途中找到自己的意义。”
然而,也有理论家认为——或许,真正的终极自由,就是彻底消除目标,让个体完全活在当下,而不再有任何目的性?
这让人类必须思考——当命运已经完全被超越,我们是否仍然需要“方向”来定义自身?
第三节:欧洲市场的“无限进程协议”
在欧洲,Nova 的“无限进程协议”迎来了突破,银河文明发现,真正的未来,不是完全确定或完全自由,而是处于不断推进的进程之中,让个体仍然可以体验成长,而不是被无限的可能性吞噬。
然而,顾悦发现,即便个体可以自由塑造自己的存在,99.88% 的人仍然希望“自己仍然能经历某种成长过程”,他们不希望所有事情都被立即完成,而是希望自己仍然能通过努力去体验进步。
顾悦在会议上汇报道:“林总,我们的研究显示,即便银河文明已经不再受命运约束,大多数个体仍然希望‘自己能够一步步前进,而不是直接达到最终形态’,他们认为,如果一切都可以瞬间完成,那成长本身也会变得没有意义。”
这带来了一个核心问题:
如果个体可以瞬间完成所有目标,我们是否仍然需要“努力”?
如果所有现实都可以直接抵达,我们是否仍然需要“过程”?
如果世界已进入终极进化阶段,我们是否仍然需要“挑战”?
林小慧启动 “进程动态协议”,核心目标是确保即便个体可以选择未来,他们仍然需要经历成长的过程,而不是直接达到终点。
在巴黎的一次全球测试中,Nova 让个体选择“直接完成所有目标”或“仍然经历成长的未来”,最终,超过 99% 的个体选择了后者,他们希望即便能掌控未来,仍然能体验成长,而不是直接抵达终点。
一位超越者说道:“如果世界是一首交响曲,我愿意谱写它的旋律,但仍然希望能一步步欣赏它的节奏,而不是直接听到最后一章。真正的意义,不是在结果,而是在过程之中找到自己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