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很满意。
新式纺纱机的布局并不算快,江宁到目前还是官府在做,民间肯定有人已经掌握,但还不敢公开大规模扩张。
慢是慢了点,但李彦并不着急。
大夏本质上还是农业社会,商业社会的许多硬性条件都还缺失。
例如契约制度的规范,例如相关律法的完善。
再例如,直接制约商业活动的货币形式问题还没有大面积解决。
这个时候越着急,反而越容易出乱子。
想要在以后全面铺开,就得先把底子打牢,把基本盘布下来。
商业的基本盘,就是苏州和京畿。
只要拉动苏京两地的商业,就能形成大夏的商业经济带。
这个经济带一旦形成,不仅可以辐射徐州南部的经济特区,为徐州战线提供大量的物资,还可以辐射到常州、洪州和更偏远的越州。
为什么这么说?
经济带一旦成熟,这两个地方将会出现大量有消费能力的中产。
一旦中产规模化出现,将会出现大量消费需求,仅仅靠京畿和苏州的是不可能解决的。
常州、洪州和更偏远的越州,自然会有人加入生产的行列,带动地方一部分制造业的产生。
当然,这种制造业的规模,是没办法和21世纪相比的。
毕竟生产力摆在这里。
不过李彦也已经满足了,经济的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有它的规律。
“联合商社贷款80万两,按照利息,今年银行的收入是8万两。”沈彬继续说着,“目前已经有一千万两存进来,剩下三个月,一共要支出的利息钱是1万两。银行最少可以赚7万两,臣还仅仅只是算了姑苏的银行。江宁的银行目前正在筹备。”
“另外,臣测算了一下,随着贷款人数增加,商品售卖数量增多。银行一年赚500万两没有问题。”
“那至少要带出去6000万两。”
“十天前陆续有农民到银行贷款,每天有一百户,每户贷款100两,一天就是一万两。”沈彬开始给李彦做测算,“现在苏常赶上均田。苏常一共有三千万亩地,假设其中有两千百亩要卖。一亩地一两,就足以带出两千万亩,虽然目前银行只在姑苏郡,其他郡无法贷款,但若是以后陆续在各郡开设,可以贷至少一半出去,也就是一千万两。按照银行利息收入,一年是一百万两。可以维持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