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子提出的改革吏治的观点,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巨石,激起了层层涟漪。一些大臣,尤其是那些长期盘踞在朝堂之上,享受着既得利益的老臣,立刻表示了反对。他们有的声称祖制不可违,有的则顾左右而言他,将话题引到其他方面,试图混淆视听。一时间,朝堂之上,反对的声音此起彼伏,气氛对他很不利,仿佛一张无形的网,正慢慢收紧,试图将陆子困在其中。
吴公子见状,嘴角的笑意更浓了。他斜睨着陆子,仿佛在欣赏一出好戏。他低声对身旁的贵族子弟说道:“我就知道,这小子根本不行,触动了那些老家伙的利益,这下有好戏看了。”
宋先生虽然对陆子的出身仍有偏见,但也不得不承认陆子的观点颇有见地。只是,他也深知朝堂之上的复杂关系,陆子如此激进,恐怕难以善终。他叹了口气,摇了摇头,心中暗道:“可惜了,如此良才,却不懂得迂回变通。”
林才女则紧紧地盯着陆子,眼中充满了担忧。她能感受到陆子此刻面临的压力,但她更想知道,陆子将如何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
面对众人的质疑和反对,陆子并没有慌乱。他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脑海中飞速运转着。系统适时地为他提供了大量历史资料,以及不同朝代改革吏治的经验教训。他将这些知识与自己的思考结合起来,从另一个角度,深入地剖析了当前吏治的弊端以及改革的必要性。
他再次睁开眼睛,目光坚定而自信。他并没有直接反驳那些反对的声音,而是先从一个大家都认同的观点入手,循循善诱,逐步引导众人思考。他说道:“诸位大人,我大梁立国至今已有百年,百年前,太祖皇帝凭借雄才伟略,一统天下,建立了如今的盛世。然而,如今的吏治,是否还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是否还能保障我大梁的千秋万代?”
他顿了顿,环视一周,继续说道:“如今,吏治腐败,贪官污吏横行,百姓怨声载道。长此以往,国将不国!难道诸位大人希望看到我大梁重蹈前朝覆辙吗?”
他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却掷地有声,仿佛一记重锤,敲击在每个人的心头。一些原本持反对意见的大臣,也不禁开始反思。
陆子并没有就此停下,他继续说道:“我知道,改革吏治,必然会触动一些人的利益。但是,为了我大梁的未来,为了百姓的福祉,我们必须做出改变!我并非要全盘否定过去的制度,而是希望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让我们的吏治更加高效、公正、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