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正式开始,高台上,一位须发皆白的郑夫子缓缓展开手中卷轴,宣读了本次交流的主题——“王朝盛世与民生福祉”。台下学子们低声议论,陆子也暗自思忖,这题目看似宽泛,实则内涵深厚,想要论述得当,需得有足够的见识和见地。
他环视四周,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学子济聚一堂,有的自信满满,侃侃而谈,有的则眉头紧锁,似在苦思冥想。陆子心中不免有些忐忑,不知道自己能否在这些精英中脱颖而出。
交流一开始,气氛便十分热烈。学子们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殿内一时充满了学术的交锋。陆子静静地听着,一边思考着,一边默默地将自己的观点整理成型。
就在这时,一位身着锦衣的公子哥站了起来,他正是吴公子,出身名门望族,向来自视甚高。他斜睨了陆子一眼,语气傲慢地问道:“这位想必就是来自乡野的陆子吧?听说你颇有些才名,不知对王朝盛世有何高见?”
陆子起身,不卑不亢地回答:“盛世并非单指国库充盈,兵强马壮,更在于民生福祉,百姓安居乐业。”
吴公子冷笑一声,“说得好听!那你说说,如何才能让百姓安居乐业?”
陆子沉着应对,从农业、商业、教育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条理清晰,论证充分。
吴公子见陆子对答如流,心中暗恨,便故意刁难道:“你说的这些都是纸上谈兵,可有实际操作的案例?”
陆子略一沉吟,便将自己在家乡推广新农耕技术,提高粮食产量的经验娓娓道来。
吴公子见陆子应对自如,心中更加不悦,眼珠一转,又问道:“你说的这些都是些小打小闹,可知真正的治国之道在于……”他故意停顿了一下,然后抛出一个偏僻的学术问题,这个问题涉及到王朝早期的一些典籍,晦涩难懂,一般学子根本无法解答。
陆子听到这个问题,也不禁愣了一下。他虽然博览群书,但对这些偏门的学术问题却并不精通。他眉头微皱,陷入了短暂的思考之中。殿内一片寂静,众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陆子身上。林才女看着陆子,眼中闪过一丝担忧。宋先生则是一脸冷笑,仿佛已经预见了陆子出丑的样子。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郑夫子突然开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