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庚同样面露惊讶之色,但很快便恢复了镇定,他恭敬地说道:“陛下,此事关乎大唐国运,还望陛下三思。陛下在位期间,文治武功,举世瞩目,若陛下退位,朝堂上下恐人心惶惶。”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每一个字都经过深思熟虑。
李隆基摆了摆手,神色坚定:“朕心意已决,这几日,朕已将禅位诏书拟好,只等选定良辰吉日,便昭告天下。亨儿自小聪慧,又心怀天下,定能将大唐治理得更加繁荣昌盛。李庚,朕退位之后,朝堂之事,还望你多多辅佐新皇。”
李庚心中一震,忙跪地说道:“陛下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辅佐太子殿下,为大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李亨眼眶微红,泪水在眼眶中打转,他深知父皇心意已决,难以更改。他强忍着泪水,哽咽着说道:“儿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父皇所托,守护好大唐的江山社稷。只是,儿臣实在放心不下父皇,修行之路艰难险阻,父皇可要保重自己。”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担忧与不舍,毕竟父子情深,他怎能不担心父皇的安危。
李隆基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你们能如此,朕便放心了。日后,朝堂之事,亨儿你需多多费心。若有疑难,可与李庚及朝中大臣商议,切不可独断专行。朝堂之上,各方势力错综复杂,要学会权衡利弊,恩威并施,方能掌控全局。”他语重心长地叮嘱着,将自己多年来治理国家的经验、朝中各方势力的情况,以及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一一向李亨和李庚交代清楚。
两人认真聆听,不时点头,将这些话语牢记心中。李亨眼神中透着坚定与决心,仿佛已经做好了肩负起大唐江山的准备;李庚则神色凝重,深知自己辅佐新皇的责任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