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阳光洒落在京城的大街小巷,整个城市仿佛从沉睡中苏醒过来。然而,今日的京城注定不再平静,一则惊人的消息如旋风般迅速传遍了每一个角落——皇帝的第五子燕南回竟然被封为肃王,并获赐肃王府!更令人称奇的是,这座肃王府恰好坐落在萧家老宅的正对面。
众人皆知,在当今圣上众多的子嗣当中,唯有二皇子燕景天因出身于中宫皇后膝下,身份尊贵无比,方才得以被册立为太子。至于其他的皇子们,则一直未曾受封王位。如今,燕南回既非长子嫡孙,亦非皇后之子,却能获此殊荣,实在是出人意料。毫无疑问,这一事件背后必定隐藏着某种深意和特殊的考量,宛如一道神秘的信号,引发了人们无尽的遐想和猜测。
说起燕南回此次封王的缘由,其一便是他先前慷慨地献出了制作炭笔的精妙配方。自从有了这种廉价而实用的炭笔之后,那些家境贫寒的莘莘学子们便无需再为昂贵的笔墨费用而忧心忡忡。这一善举不仅解决了许多人的实际困难,更为教育事业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机遇。
此外,约摸半个月以前,燕南回再次展现出非凡的智慧和才华,他竟然成功研究出利用海水来制取海盐的奇妙方法。而且,这项创新之举已然在江南地区得到了实践验证并取得圆满成功。从此以后,大夏国的盐业将彻底摆脱对番邦进贡的依赖,甚至有望凭借自身发达的盐业产业,与周边各国展开广泛的贸易往来,从而进一步推动国家经济的繁荣发展。
就在朝廷决定赐予燕南回“肃王”封号之际,另一件轰动朝野之事也随之发生。那便是即将成为五皇子妃的萧岚,因其慷慨解囊为国库捐献了多达上百万两黄金用作军费,而获皇帝册封为“岚郡主”,并将岭南韶州作为其封地赏赐于她。
与此同时,皇帝更是出人意料地恢复了江南吉星郡侯家的皇商地位,并赐予他们盐引。然而,这道盐引却显得极为奇特——所赐之盐引竟然是精盐的!需知,在此之前,大夏国从未有过自产食盐之举,更遑论生产精盐了。即便是此次燕南回所制之海盐,亦不过是品质较为粗糙的粗盐罢了。
如此一来,朝中上下顿时议论纷纷。众人皆对昨日燕祯将燕南回与萧岚一同留于金銮殿之事充满好奇,究竟三人之间谈论了些什么?虽然无人能确切知晓其中详情,但似乎从这接连颁布的圣旨之中,大家又都心领神会了几分。
总而言之,京城内的各方势力此刻均已清楚地意识到:这座繁华之都的天空,怕是将要迎来一场巨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