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皇太后和窦婴这个侄子并不亲厚,但是看到孙子登基后专门免了自己的老师给窦家人腾位置,心里也是舒坦的,觉得孙子还是很尊重自己这个祖母的;王太后也很高兴,自己跟儿子提了一句,儿子就照办了,儿子还是很乖很向着自己这个母亲的。
皇帝本人——皇帝本人更是高兴。
其一,提拔了两个外戚,位置如此显贵,应该可以给外臣提个醒吧?官位就这么多,你们再支持后宫干政,早晚这些好位置全是外戚的,你们什么也捞不着。
其二,朝中受太皇太后影响,依然崇尚黄老之学,自己举步维艰,新提拔的三公,全都是披着外戚衣服的儒道之人,自己通过不显山不露水的方式,让最高官中儒道占了优势。
拍良心讲,其实刘彻本人对道统看的不如祖母那样重,他还是个比较实用主义的人,看疗效而不是名字。黄老之学和儒学只要有用,其实都无所谓,但鉴于自己年轻,地位太浅薄,不能拉拢足够的人才,朝中可用之臣都聚集在祖母麾下,祖母也仿佛成为黄老之学的一面大旗,聚集着道学人才。想要人才,只能换个赛道了,正好儒学也甚合自己胃口,也有人才基础,改换门庭,利用祖母对其他学说的排斥,把其他学派的人才吸引至自己麾下。
至于太傅卫绾——只能遗憾了,反正年龄也大了,回家养老也刚好。更何况主张罢免卫绾的不是自己,自己也不过是遵循孝道,顺水推舟罢了。
区区一个皇帝,头上顶着太皇太后和太后,还能干什么呢?
如果卫昭知道刘彻打的什么主意,一定会告诉他,这就是弯道超车理论啊。不改换赛道,怎么可能在旧的领域超过领先者?就如同后世的新能源汽车,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都是全新的领域,大家拉到同一起跑线,借助工业实力,可以反超掌握汽车产业的老牌发达国家。
这次任免,让卫昭发现了一个很好弟弟师傅的人选——被罢免的御史大夫直不疑。
直不疑此人,崇尚黄老之学,为人低调,喜欢按制度办事,为人的信条估计是清者自清。最出名的是两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