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嘉在工部门口找到了正在等着工部召见的董其昌。
董其昌来到工部已经快一个时辰,说明了来意,也往里面递了话儿,可是这么久了他还是没有得到工部召见。
不说得工部尚书段纶的召见,董其昌知道自己还不配,也没有去想过,一个正三品,一个八品,这中间是天和地的区别董其昌心里明白。
不奢求主官召见,好歹自己也是一个京县县丞,最起码也派个掌故来吧,就是来取个图,又不是求人出力办事儿。
可这么久了,硬是一个人没有来。
董其昌自嘲地笑了笑,他心里明白,就像县令说的那样,曲高就会和寡,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万年县每年都会把衙门的支出和收入告知全城百姓,重大事情还会邀请年老的长者参与商议,认真地听取各处的意见和百姓的心声。
整个衙门已经出类拔萃了,已经在慢慢的‘逼迫’着其他各部也在慢慢地改。
不改变就成了反面,不出事儿还好,一出事那些御史就会拿着万年县衙做正面例子:“看看人家万年县衙门上下,再看看你们,照葫芦画瓢都不会……?”
万年县衙的众人给他们各部门带来实实在在的压力和负担,就像县令说的那样,你鹤立鸡群了,别人当然不舒服。
因为谁都想成为最突出的那一个,但又成不了,而你突然站上了那个位置。
他们当然讨厌你,孤立你,甚至对你恨之入骨。
他忍不住想,如果自己现在大声说自己是百骑司的人,不知道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待遇,他深吸一口压住心中胡乱想法,他看着工部喃喃道:
“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何必呢?”
看了看天色,董其昌背着手准备离开。
李元嘉看着已经站了快一个时辰的董其昌,冲着尉霖小声道:
“霖,董县丞应该是来公布求政道坊详细的画图的,看样子碰了一鼻子灰,走走,跟我走,我去帮他们县衙去画,这个我熟悉!”
尉霖小声道:“徐王,万一不是咋办?”
李元嘉挠挠头:“额……不是就算了!”
李元嘉往前走了几步,见尉霖没有跟上,扭头好奇道:“怎么了?走啊?”
尉霖想了想,吞吞吐吐道:“是不是不好?颜县令是陛下的臣子,您是徐王,是陛下的弟弟,如此会遭人非议的。
如今更是多事之秋,昭仪娘娘还有太上皇知道会生气的,我觉得咱们还是去大安宫的好!”
李元嘉突然重重地叹了口气,这一刻他就像是一个大人:“你知道的,我其实什么都不要的,我就喜欢看书。”
“颜侯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