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得好好地去打听一下,不行,得去找猪屠夫,他要去仙游,他知道的肯定多……
人性简单又复杂,美好又黑暗。
就如楼观学一样,其实长安城里很多人都知道楼观学。
毕竟每隔三天就会有车队去仙游拉猪肉来长安售卖,每天也会有人去仙游寺庙烧香拜佛,每年三四月去仙游的人多得去。
猪屠夫早已经偷偷地把自己家的孩子送去了,怕自己名声不好,耽误了孩子,人家直接和孩子分家。
他去仙游去得多,切身体会到颜家楼观学这是一个好地方,一个真心实意教导孩子的好地方,但他谁也没有说。
这就像是找到了一门别人都不知道的赚钱路子,在他自己都没有赚到盆满钵满的时候他是不会把这样的好事告诉别人。
所以,在别人说楼观学所做的一切都是假的时候他就在一旁点头。
他害怕去的人多,去的人多了,万一楼观学开始收钱了,自己岂不是亏了?
随着礼部唱喏的官员念出楼观学三字的次数越多,过往的一切越清晰。
在你一言,我一语的信息交融下,再加上楼观学的学子就在身边不远处,原本疑惑的事情突然清晰明了。
离了个大谱,原来谣言说的都是真的。
接下来是明法科及第的学子,明法科楼观学有七人及第,这样的人才吏部很缺,因此“关试”就比其他几科要简单得多。
主考官提出一个法律上的问题,考生进行解答,答过了立刻就下来官身,就安排上任,而且连住哪儿都有人给你安排好。
(《通典》载:“明法举亦请不贴,但策问义并口问准经业科”)
大唐太缺专门的法律型人才,有太多的律法需要完善,因为明法科出身的官吏很少出高官,所以参加明法科考试的学生不多。
但考上以后就胜在一个清贵,琐事少,勾心斗角少,利益冲突也少,其实细细说来是一个不错的官位,适合养老。
在朝堂又远离朝堂,对寒门学子来说,也算是步入官宦,是一个很不错的起点。
很快就到了明书科,参加明书科制考的学子比明法科还稀缺,所以及第的人更少,朝廷给了二十个名额,要求已经很低了。
结果就十个合格的,十个及第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