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的回答都是出乎的一致,都是想去地方任职。
问其缘由,都是想学曾巩。
他不由得笑了笑。
曾巩是他看好的未来内阁次辅。
谢东阁他们的初心是好,但要真论起来,现在他们三人加起来都不抵一个曾巩。
皇帝平静地说道:“席福,通知六部尚书来宝光殿。”
“诺!”
席福闻言,当即前往一旁的电话,足一通知六部尚书。
很快,六部尚书联袂而来。
皇帝看着他们,开口问道:“诸位爱卿,殿试已过,关于这五百人的安排,尔等可有什么建议。”
户部尚书裴元佑率先站出来开口,“陛下,朝堂六部已经在改组,新增了不少官职。
臣要一百人。”
吏部尚书樊伦也接着开口,“臣也要一百来人。”
六部中,唯有工部麻敬仁没有开口。
其他人也将四百八十多人全部瓜分完了。
皇帝皱眉看向麻敬仁,开口问道:“麻爱卿不要?”
麻敬仁摇头,“工部虽然也在改组,但相关的职位还是需要相关的人才。
这批进士中,无一人符合!”
裴元佑蹙眉,“乙榜不是有十几个秦家庄的子弟吗?
他们不行?”
麻敬仁苦笑道:“那些人可是秦家庄搞科研的宝贝疙瘩,我要是带走。
秦首辅还不得在我回家的路上暴打我一顿。”
其他人嘴角抽搐。
秦游半路堵人这情况还真是有可能。
麻敬仁当即在皇帝面前哭诉,“陛下,人才太少了啊!
下次科举能不能取一些在杂学上有建树的士子。
工部这些年总是去秦家庄求人,老臣真是羞愧难当啊!”
皇帝无奈,上次恩科他就实验了一下,士林的反对声很大。
这次科考他也是想再次试探,没想到秦游这小子怂了。
他摆了摆手,“这事再议,回头朕再找找秦游这小子,让他匀点人给你。”
吏部尚书樊伦皱眉,“陛下,这不太妥当。
秦家庄的学子大多未参加科举,如何入朝为官。
依臣看,这次的进士我们匀点出来给工部。”
麻敬仁皱眉,“樊尚书,他们不懂工部事务,要来也无用。”
樊伦:“麻尚书说的什么话?大家也都是这么过来的,多学习沉淀三年五年就可以了。
你也不要太过挑剔了。”
皇帝点了点头,“麻爱卿,就按照爱樊卿说的做吧!”
麻敬仁无奈地拱手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