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首辅家的傻儿子> 第1039章 稷下学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39章 稷下学宫(2 / 2)

秦游笑道:“也不一定要全部。

可让各地有意从事教育行业的人都来汴梁进修。

届时教他们拼音即可。”

关敏博笑道:“这倒是不失为一个好主意。”

黄轩又继续问道:“识字的事情解决了,但教育毕竟是为国选拔人才。

那后续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又是一个问题。”

秦游不慌不忙地开口,“黄相不用担心,各地均可成立相关培养教师的学院。

比如童学老师、中学老师。

并且,学什么由礼部的教育司决定,教材也由他们出。”

黄轩再次语塞,秦游真什么都考虑到了。

他板着脸说道:“虽然普及教育才开始,但有些事都得提前准备好。”

秦游笑道:“黄相怎么知道我明天要在朝会上提创建师范学院用以培养相关的老师。

而且下半年就要招收一批学员入学。”

“……”

黄轩一头黑线。

关敏博皱眉,“时间这么仓促,会不会揠苗助长!!”

秦游笑道:“时间刚刚好,童学只是教识字写字,基础的数学和常识,并不是什么很高深的学问。

而且童学到中学会进行考试,筛选出一批人来。

中学时还要举行一次考试,又筛选出一批人来。

所以关相的担心是多余的。”

关敏博颔首,并没有多问。

黄轩也没什么要问的,便回到自己的位置处理事情。

翌日。

秦游果然上了折子请求创建汴梁师范。

这事皇太孙当即就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答应了秦游的请求。

汴梁师范没在新筹建的大学城内,而是在秦家庄。

是一处相关设施已经建好的场地,等着挂牌就能正式启用。

秦游的折子一通过,汴梁师范的牌匾便被挂上。

与此同时,汴梁各大报社都刊登了汴梁师范招生的消息。

条件不算苛刻,只要是童生以上的功名即可。

一时间,汴梁周边各地的人看见这个消息,也是蜂拥而至。

并不是什么人都能东华门外唱名。

有的人一辈子都是个童生,一辈子都是个秀才举人。

进士离他们很远又很近。

但作为读书人,也是要吃饭的。

汴梁师范的招生说得很明白了,就是培养各阶段老师的。

第一届学生学费全免,供吃供住,被分配到地方任教,最低的俸禄也不少。

内阁。

吴康德看着手里的折子,忍不住苦笑道:“这么好的条件,老夫都想去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