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州是个铁匠。
祖上三代算下去,都是铁匠出身,与熔炉为伍,叮叮当当的一辈子。
虽说也是门手艺活,养家糊口问题不大。
可是个中辛苦,也只能自己知晓了。
尤其到了夏日,越是骄阳似火的农忙时,前来制铁犁,买镰刀铁锹的,便越多。
大热的天气,那熔炉恨不得将人都化了去。
所以,阿洲爹并不想阿洲接手祖业。
阿洲爹觉得,读书就很不错。
若是考中了,光宗耀祖,振兴门楣。
考不中,大不了回来做个教书先生,每日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的。
阿洲爹有次给私塾里送铁具,看那里的先生,只需要拿本书摇头晃脑的在学生里穿梭,听说每月还有不少银钱拿哩。
而且,在那时的人心里,读书识字,便是高雅之事。
家境稍微殷实的人家,都会将孩子送去私塾里。
阿洲爹也不例外。阿洲刚刚启蒙之时, 便马不停蹄的将阿洲送去了镇上的私塾里。
阿洲自幼机灵,原以为是个读书的好料子。
可去了私塾后,却并未如父亲所想的那般。
每隔段时日,阿洲爹便要被唤到私塾里,
倒不是阿洲调皮闯祸,
那先生总是语重心长的和阿洲爹说:不若,给孩子换门课学吧?
之前的时候,好多人读书读的魔怔,整日里除了之乎者也再无其他,
典型的读书读傻了。
若是学业有成,那还好说。
可那鲤鱼跃龙门的,到底还是少数。
好些个没跃出去的,便在原地打转,
除了读书,再无其他特长,若没有家中帮扶的,怕是养活自己都是个问题。
朝廷也发现了这点,为了不让那么多落举的大好青年整日赋闲家中,浪费了现成了人力,便在私塾的学科里做了整改。
每日在主修学术的基础上,适当加以礼,仪,骑,射等等,为的便是不再养出只会“读”书的学生,学的好了,权当是文武双全了;若是学得不好,至少还多了点本事,以后若是学业无路,好歹还有个傍身的本事。
这其中一门学科,唤“制”,因其涉及甚广,所以又唤“杂”科。
顾名思义,便是杂七杂八的制巧工艺。
阿洲的其他学科,均是垫底。
唯独杂科,回回都是第一。
好些时候,别科的先生抽背书本,阿洲背不出来,便被撵到门口罚站。
可每每待先生下了课,想要将门口罚站的阿洲拎回去单独训诫的时候,便找不到人了。
四处询问之后才知道,阿洲被杂科的老师当做宝贝疙瘩一样带走了。
若是杂科先生有课,阿洲便被带着一起听;
若是先生没课,便将阿洲带回自己的休房里,给阿洲单独开小灶。
所以阿洲的杂科越来越好,别科也就越来越差。
后来,别科的先生长了记性,再也不把阿洲撵出去罚站了;
书本背不上来,书考不好的时候,便让阿洲站在屋子里,最后排,站着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