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还不是在朝都郊边摘的,说郊边的不够嫩,带着挂件一样的小多不知闪现去了哪里,
再回来之时,便就这么一只储物囊了...
至于溧竹,已经和小多离开了,
小多对什么都好奇,一路上都叽叽喳喳的,
而溧竹也如凤玹所说,渐渐习惯了,
再看小多之时,竟还带了些宠溺,
摘完菜之后,便与百味辞行,要带着小多去人间游历了,
前方的路很长很远,但和来时不同,
总归是充满了希望的。
如此一来,菜是摘完了,
却是苦了百味,连夜将野菜收拾了,
晒干也好,腌渍也罢,可怎么都是吃不完的。
是以锦昭便说,便送些给邻居吧,
酒馆在朝都落脚这么多时日,还从未和邻居走动过呢,
九重天还偶尔串个门子呢,何况是凡间。
是以,
“串门”的重任,便落在了连鲛的身上。
百味将野菜分装在一只只坛子里,
连鲛便将这些摊子一一再送给酒馆周边的邻居,
奈何实在太多,索性就送的远些。
好在百味的手艺实在太好,便是寻常野菜都做的极有滋味,
收了坛子的人家皆是欢喜,大赞酒馆里的厨子手艺好,
再便是好奇,
这样好的手艺,为何酒馆里只卖那些寡淡的水酒呢,
若是开了饭馆,岂不是门槛都要被踏破了去。
连鲛只含糊的解释说酒馆的厨子只会做腌菜云云,
谁知又被人建议干脆开个腌菜铺子,
只让连鲛好悬应付不来,
最后再送之时,只说了来意,将坛子塞到人怀里就好,
再不敢多寒暄。
却是在走到一处看起来很是清冷的铺子门口时,
喊了好几声,方才见一个清瘦的幼童从里屋走了出来,
知晓了连鲛的来意,连忙感谢,
继而又说不能白收,如何也要回礼给连鲛,
最后塞了一只看起来很是精巧的小灯笼给连鲛,
正推辞间,声音略大了些,
自里屋传来一道声音:
“做什么这样吵,还能不能干活了,卖货的时候不见你这样吆喝呢!”
随着话音而来的,是一个....
膀大腰圆的...中年女子。
话语间尽是泼辣,可幼童却是不介意的样子,捧着坛子跑到中年女子身边:
“这个哥哥是咱们的邻居,给咱们送腌菜来的,正好您这段时间胃口不好,用它给你佐菜再合适不过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