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新厂花费,不能和车辆厂有任何关联,投资资金全部记录我个人。”
郑庆仁想了想。
“厂里的几个关键岗位的人也提前打好招呼,如果车辆厂不在我们手里控制,我们新引进和自主改进的机器,不能留下。”
“就算留下,也不能让它们正常工作。”
“最近几天加班加点多生产。增产的部分备到平和县和豪州的旗舰店仓库里。”
郑庆仁无法判断,车辆厂还能在手里多久。
但郑庆仁感觉到这个时间不长。
必须要争分夺秒。
“让宏伟暂时不要再扩展业务,回来协助建设新厂。”
说完,郑庆仁回到了办公室,掏出了草稿纸。
把新建厂房的布局、功能区列了出来,写好了建设的先后步骤。只不过还没确定地块和面积,要不然郑庆仁都打算把平面图画出来。
郑洁欣也没敢耽搁,吃过午饭就赶往了城关镇。
有吴云飞的提前安排,郑洁欣和蔡镇长的见面会谈很顺利。蔡镇长拿出地图,圈了两处选址。
郑洁欣根据地理、交通、未来扩展等多个因素,最终选择了城西南的小营村。
距离现在的车辆厂大概三公里左右。
两人亲自去了一趟小营村,和小营村书记见了面,在村书记的带领下,实地勘察,最终确定。
回到村委会,三方秘密会谈。镇里要百分之十五的股份,不会有实际投资。村里提供土地参与投资,要百分之三十股份,这两家都只参与分红,不参与车辆厂的管理经营。
这些条件在郑庆仁的接受范围内。
协议很快敲定。
村里对新建车辆厂也很欢迎。
佳仁牌三轮车、车辆厂工人待遇,几乎都是平和县城人人谈论,人人羡慕的对象。
尤其郑洁欣承诺,新厂建设投产,优先从村里招聘工人,村书记当场拍板把选址的面积从三十亩扩大到五十亩还预留了五十亩。
第二天,郑庆仁也到了新厂选址地,实际查看了下,很是满意。回到厂之后,根据地块实际情况,画出了新厂的平面图,并联系了郑国强,让郑国强尽快组织人员施工。
同时嘱咐郑国强,优先使用小营村的工人。
在吴云飞和蔡镇长的运作下,城关镇小营村新办三轮车生产厂的资料上报了县乡镇企业管理中心,顺利获得了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