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在悲痛之余,毅然选择了由皇孙继承将来的皇位,也就是后来的建文帝朱允炆。”
“太子妃常氏共生下两位皇孙,其中皇长孙朱雄英八岁便已病故!
“而身份最为合理的嫡次孙朱允熥,其性格过于唯唯诺诺,并不受陛下的喜爱!”
“其实,这里面或许有吕氏的暗中磋磨也说不定!”
“毕竟一个没了亲娘的小孩子,太子平常也疏忽对其应有的关怀,这也直接影响了其本身性格!”
“他注定不会于其他有娘亲的孩童那般,天性就应该活泼开朗!”
“如果他平常聪明伶俐,那他恐怕就会挡了别人的路!”
“他能在宫中活下来,这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老朱和太子二人听过这番话后,心下不禁戚戚然!
“陛下最终还是选择了吕氏侧妃的儿子,也就是朱允炆!”
“这里面的原因其实很简单,朱允炆和太子的性格人品几乎一模一样!”
“他是陛下最喜欢的孙子,也是陛下心中仅次于太子的皇位继承人人选。”
“可能最根本的原因是,陛下想立一个宽仁的君主,而非一个和自己一样严苛的君主。”
“正所谓,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
“陛下当时的用意,大概是想让后来的百官做个比较!”
“是跟一位狠辣果决的陛下,还是一位心地善良的君主,哪个更好一目了然!”
“百官也不用在整日提心吊胆,担心哪天被杀,今后可以尽心辅佐新帝治理天下!”
“陛下的这番良苦用心,其实大多数人只是看不透而已!”
“陛下为了立朱允炆为皇太孙,为了能让其更好的掌握皇权!这一决定也直接为那些淮西勋贵埋下了灭族之祸!”
“陛下可以想象一下,原本属于常氏一脉的皇亲国戚,在陛下本就多疑的性情之下,会迎来怎样的结局?”
“那就是杀光,杀光,还是杀光!要把一切有可能的阻挡全部扼杀掉!”
老朱痛苦的闭上了眼睛,一滴眼泪顺着眼角流下!
刘强并没有停止讲述!
“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主少国疑,加上无能臣子的谗言,仁善的朱允炆终究不是狠辣四皇叔的对手,一场靖难之役颠覆了陛下半辈子的筹谋。”
朱元璋猛的睁开了眼睛!
“老四?靖难?”
“没错!这是大明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