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士诚本就是商贾出身,对于苏州的商贾非常照顾,给了他们不少便利。
因此,哪怕在张士诚反朝廷武装力量被剿灭后,苏州当地对于张家后人都非常照顾。
甚至不惜冒着杀头的风险给他们通风报信,并暗中提供保护。
因为有苏州城的商贾相助,张天佑才能一次次躲过大明朝廷的追捕。
直至大明新中国成立几年后,朝廷上接连发生大事,这才放弃了对张家后人的抓捕工作。
可尽管如此,张天佑依然隐姓埋名,随身至少携带十几个地方的户籍凭证。
因为没有正式的大明户口,张天佑自然也就不能买房子买地。但他借助父辈留下的人脉,控制很大一部分海外市场份额,算是抓住了核心环节。
因此,地无一垄,房无半间的张天佑,依然可以在苏州城呼风唤雨,影响着超百万人的生计。
“少东家,您说咋办吧!”
房间中的一众商贾,有很多都是曾经张家的掌柜。
只是张家倒了后,将大部分产业都分给了他们,让他们独自顶门立户,这才有了他们眼下的繁华。
称呼张天佑少东家,既表示他们的忠心,也表示他们对张家的感激之情。
张天佑也非常有分寸,从不以少东家自居,对他们各自的营生更是从不干涉。
因为有这点情分在,所以这些人才愿意听他的话。
“我觉得不能让朝廷收到生丝!”
张天佑这话一出,房间中的众人不敢言语了。
这倒不是他们反对,只是觉得想做到这点几乎不可能。
朝廷可是掌握着军队、官府等诸多权力呢。而且,朝廷收税更是天经地义。
就算皇太孙收不到生丝,官府收税的时候收生丝,老百姓也不敢拿别的东西湖弄呀。
张天佑见众人不说话,再次补充道。
“官府那边有咱们的人,我早就跟管仓库的管事说好了,只要朝廷的生丝一入库,他就转手卖给咱们!”
“低价!”
“嘶……”
房间中的一众商贾都是老人,很多人是经历过苏州破城一战的。
听到张天佑这话,他们脑子里只想到一个词——火龙烧仓!
众人见少东家都安排得这么明白了,无不拱手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