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产量高,自带甜味儿,饱腹感强。
在这个粮食普遍低产的时代,是能让庄户人家疯狂的作物。
柳恬恬想法很简单,红薯这玩意,易成活好打理,不挑土质,产量还高。
收获以后可以做红薯淀粉,红薯粉条,滤出来的渣可以喂猪喂鸡。
红薯藤蔓也是极好的猪草,能养大肥猪。
柳恬恬很认真的想过以后的生活,大概率这辈子都不会离开云田村了。
就算有一天离开了,这里也是她的根。
俗话说,落叶归根。
不管以后的际遇如何,年纪大了,终究会回到这里。
她不是一个人,她有家人,还有肚子里的孩子。
想要家人们生活的无忧无虑,必须置办一些产业。
在村子里生活,种田和养殖是少不了的,不仅能打发时间,还能有几个野趣。
而且,柳大山不止一次强调过。
他没有别的本事,只会种地。
不管几个孩子们如何折腾,读书也好,做生意也罢,他和柳母都支持。
只是他这辈子只能种地,也只会种地。
其实这样也好,不管以后做生意能不能成,至少回到家里,不至于饿肚子。
柳母的性子也不适合经营生意,不如让她和柳大山一起,搞搞养殖业,种植业。
在村子里做出一番天地来,也不枉到人间走一遭。
柳恬恬和柳大山交流了一些种地的心得,像育种,扦插,病虫害,肥田之类的。
柳恬恬在系统里买了些种植类的书籍。
柳大山不识字,柳恬恬只好自己看了,领会后,再细细的告诉柳大山。
柳母见父女俩讨论的有趣,也想学。
她主要想学养猪和养小鸡。
虽然她会喂猪喂鸡,但都是小打小闹,一年到头养上两头猪,十几只鸡已经顶天了。
按照柳恬恬的想法,要大规模养殖,很多东西都要学。
柳恬恬也没藏着掖着,传授了不少经验。
不过,现在养殖厂房还没有建起来,得等上两个月,才能买了小猪崽,小鸡仔来养。
现在只是理论阶段。
反正过年这几天闲来无事,学学也无妨。
难得柳大山和柳母学习的劲头足,柳恬恬也被调动起了积极性。
看书看得格外认真。
都说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柳恬恬的心思的放在了教授柳大山和柳母两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