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晶晶说,“这一地的人,每五百年会全部死光一次,然后换一地的人,重新活过。”
陈吉非常吃惊,心想,她是初中毕业生,最起码的人类进化知识她都不知道吗,“你听说的不是指人吧,是指凤凰吧?五百年一生,五百年一死。”
“是吗?俺不知道,俺听俺妈说的。”
白天在机器上织,操作起来,机器可不管陈吉是不是持有本科毕业证书且门门功课成绩优秀,一不小心将操作手柄拉的快了,会漏针,如果及时发现还好,可以马上在机器上补针。但陈吉心急,又逢拉手柄拉的顺手,“唰!唰!唰!”地一趟又一趟来回快速拉动,不肯中途停下来做必要的检查,过去半天,待停下来时,却发现有不少处漏针形成的漏洞,且已经织过去好多行,没法补针,最好是全部拆了重织。可是,既然中途停下来检查都不肯,又怎么可能再拆回去重织?!只能等全部织完,下了机器,晚上拿回家用手工缝补,陈吉自己也觉得这是糊弄,但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糊弄。
晚上回到家,吃过晚饭,德鹏缩在被窝里看书。陈吉在他旁边,斜靠在床头,大半个身子缩进被窝,露出两只胳膊,先缝补白天造成的漏洞,再把白天织成的单片缝补成型。缝补的手工活可比“唰唰唰”地拉动机器手柄难多了,也费时多了,不到两周,陈吉的两只手,由白嫩的学生手蜕变成比纺织女工,不,简直比阳老太干农活的手还粗糙,大拇指、食指和中指上,满是坚硬的老茧。
德鹏看书看的困了,把书往床头柜上一丢,反过来顺手将陈吉手里的活计抢过去,也扔在一边,强迫陈吉一起睡觉。所以,不是陈吉不想奋发图强通宵达旦赶进度,是客观条件不允许啊。
这样算来,如果生意好,白天晚上连在一起,一天工作十二个小时,忙活不停的话,一个月能织四件,挣一百六十元左右的手工费,陈吉不能养活自己。
更可悲的,生意并不好,后营坊街、三大马路、凤凰山路、师范路,这儿那儿,那么多编织店的生意都很好,陈吉的生意就是不好。陈吉没有什么可忙活的,从头到尾一共接了两单活。
一位白净高个子的老太太,织了件绿色的小开衫,一位黑黑的小个子四十多岁妇女,织了件红色大衣。
她们进店时,陈吉为“找卖点”,说自己是纺织院校的大学生,能为她们设计好看的样式,很不老道地尽力吹嘘。她们出店时,陈吉为她们手提包里新毛衣上偷偷补起来的漏针窟窿,心虚不已。